民族语言: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族群交流的主要工具

2021-03-18 19:01:07 作者:黄玲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促进了民族融合,是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重要象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数逐渐减少、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继承和保留少数民族语言是一项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这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是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重要象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数逐渐减少、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继承和保留少数民族语言是一项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有关专家指出:民族语言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族群交流的主要工具

\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约7000种民族语言中,97%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语言在学校和互联网上使用。数以千计的语言基本进入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出版物和公共场合。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全世界超过50%的语种在世纪将濒临消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然而,这些濒危民族语言不仅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加以保护。

民族语言是保存和发展全世界各民族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规定: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的现状,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濒危民族语言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濒危民族语言的保护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当务之急是强化和鼓励濒危语言的使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充分体现其功能,最终提高该语言的生命力。一些国家近年在保护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英国的威尔士语、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和加拿大的印第安语得到较好保护。最近,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名校都积极开展濒危语言的研究和资料保存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公司也加入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挽救行列,启动了“濒危语言计划”,旨在保护不足千人使用的3054种濒危语言。另外,还有不少热心人士义务参加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一些濒危语言得到了抢救性的记录,它们在一定范围内部分恢复了交际功能。我国科大讯飞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寻找濒危语言中不同尺度的音节语义之间的关联和模式,在超强算力的服务器的协同配合下,最终形成语音库,实现了濒危语言的留存。

作为文化载体和交流工具民族语言是民族稳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语言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经指出: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其社会使用功能正处于逐渐弱化或消失的危险境地,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文/黄玲(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上一篇: 2017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观察

下一篇:无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