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祭奠

2017-12-01 16:16:59 作者:冰洁 来源:网易 浏览次数:0

几年前,我们一起在诗歌庄园里相遇。那时,他还是在校大学生,学的是理科,但却疯狂地热爱着诗歌,并不断有新作发表。

——序《母爱如天》

◇冰洁

我惊讶于向明从理科毕业生到文字工作者的转型。

几年前,我们一起在诗歌庄园里相遇。那时,他还是在校大学生,学的是理科,但却疯狂地热爱着诗歌,并不断有新作发表。他的诗歌,写家和亲情的居多,多真情流露,纯净如水,令人心舒气清。短短这几年来,他写作的进步不时带来惊喜。“母亲啊,就让我成为你的眼睛/当阴霾意欲闯入明净的天空/拂去肮脏的记忆/你的眼前/远山,还是山/近水,还是水”(《成为母亲的眼睛》),一口气读完,就能明显地感觉到一股火热的赤子之情扑面而来,甚至有惊鸿一瞥之感。大学毕业后,他却“果真”转型做起了文字工作。在北京时,我们仍时常保持着联络。

突然有一天,向明告诉我他母亲已仙逝。“啊,妈妈/喊一声亲爱的妈妈/是你不舍的目光/送我离开这个家/无论到海角还是天涯/我心永远安在家……”(《再喊一声妈妈》),我与世界一同在静默里震惊。这个时候,向明感觉到诗歌的单薄,他需要更淋漓尽致的诉说,因此写就了这部大散文《母爱如天》。他诚请我作序,我自无法拒绝。因为我深深赞同他以此方式缅怀母亲的“惊人之举”。

在《母爱如天》里,透过温存的文字,我看到一个母亲佝偻着身子,用痉挛的双手,吃力地张罗着生活的每处旮旯,不停地在屋前屋后忙碌。她沧桑的脸上,总挂满笑容。母亲原本是一个美丽开朗的女人,因为命运的玩笑,成了一个手脚痉挛的残疾人。但她顽强地与命运惊心动魄地搏斗着,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她的家园梦,是他一生的粮食,也将是儿女们一生的粮食。

读《母爱如天》,似乎有点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在波澜不惊中的行云流水,散发出人间最美的大爱。但丁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在《母爱如天》里同样得到了印证。在《妈妈的微笑是最好的奖励》里,面对获奖归来的儿子,贫穷的母亲拿不出任何奖励,唯有用最灿烂的微笑,给其一生成长的动力。在《儿大方知报母恩》里,他帮妈妈洗衣做饭、挑水浇菜,用儿子的成长映衬母爱的温暖。在《我给妈妈过生日》里,他写了一次帮母亲张罗寿宴而乐此不疲的喜悦,切蛋糕、送蛋糕,琐碎平静的细节,没有惊天动地,却让人热泪盈眶,为之动容。

生动的方言和浓郁的湘西南文化色彩加重了整本书的抒情。“今日我要给你一个记性疤”(《赤脚逃学的记性疤》)、“伢子噶莫怕丑啰”(《嘴巴甜,是本钱》)等,湘西南韵味跃然纸上。在《游子最念妈妈味》里,通过最有妈妈味的家乡特产猪血丸子、腊肉、糍粑等的独特故事,深切怀念母恩。在《悠悠“慈粑”情》里,他借字谐音,巧妙意会,“每至冬日,我依然会时常梦见,母亲用手背按糍粑的情景。而我,依然会在旁边倾听母亲给我讲着大道理,完了冲着母亲说,这糍粑呀,其实应该叫‘慈粑’,心字底的‘慈’。”又如,他在《一头是儿子,一头是女儿》里这样写道:“母亲每次出门干活时,总是挑着满满的一担,一头是儿子,一头是女儿。脚下路,一头是汗水,一头是希望。”而在《我们搬新家》中,即将见到新房时,这样表达他的心情:“我的心跳总在不断地加速,竟像是马上要见到梦中的新娘。”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妙喻。他把诗意和修辞完美地融汇在深深的感动之中。

故事、抒情、议论,天马行空的想象,别具一格的布局,不按套路的写作,成就了文体大家沈从文、张承志、余华、韩少功、王安忆、高尔泰、北岛、王振忠、冯象、李皖、格非、李陀、翟永明、西川、黄裳等等,也成就了向明这个“文体小家”。读《母爱如天》,让我想起了彭学明的《娘》,更让我想起自己乡下的母亲。这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不仅仅有母爱的温暖与伟大,更有作为儿女对母爱的深刻体悟与融会、深情赞美与反哺。是啊,母爱是天下儿女的天,而儿女又何尝不是天下母亲的天呢?

母爱如天,祭奠如歌。如歌的行板,行板中的慢板。黑白交替间的岁月,泪光中浮现惊艳的画面:青山绿水的小村庄,太阳、月亮、小溪、油菜花,被一次次特写;村前村后,母亲的微笑,母亲的呼唤,被化作刻骨铭心的温暖长存。

那么,伟大的母亲,儿女已长大,诗歌已轻轻地唱响。家恒在,爱恒在,祭如在。

上一篇: 视野开阔 境界高远

下一篇: 第十四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将在广西平桂举行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