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北京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阿坝)建设成果展

2017-05-18 11:47:59 作者:阳希编辑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5.12汶川地震9周年之际: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坝)建设成果展”保护传承文化,共建精神家园的进取精神和生动实践
\
主办方: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顺清致辞。


    2017年5月12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9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阿坝州代表在北京中华民族园,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阿坝)建设成果展,向首都各界汇报阿坝实验区各族干部群众铭恩奋进,保护传承文化,共建精神家园的进取精神和生动实践;向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表达深厚的感恩之情。阿坝州的领导代表受州委、州人民政府委托,作为实验区实施主体的州、县文化部门,向协办此次成果展的中华民族园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今天成果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对阿坝州的关爱及表达对首都人民的感谢!

\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2008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民族整体文化为保护对象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灾后重建,抢救和保护濒危羌族文化生态提供了重大机遇,对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基本范围是:以茂县、汶川、理县为主体,兼及毗邻的松潘县和黑水县共54个乡镇、412个村。保护区面积约14169平方公里,总人口40.13万人,其中羌族人口15.38万人。在文化部、省文化厅强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阿坝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通过不懈努力,保护区建设成果取得阶段性成果。抓载体、夯基础,文化设施全面恢复;抓保护、推传承,重点文物有效保护,非遗文化系统传习;抓产业、促发展,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抓保障、强人才,培养一批羌文化研究、传承和传播骨干队伍。阿坝州文化建设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导有民间响应、政策杠杆有项目撬动、设施建设有社会投入、文化保护有舆论烘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记忆延续,文化活力涌动,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新生,续写新篇。截止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82名、州级322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62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6个、省级传统村落17个,“藏、羌碉楼与村寨”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
羌族非遗传承人展示羌族刺绣与羌族服饰

\
羌族非遗传承人展示剪纸

     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顺清向各位来宾说,汶川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成果,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系统性推进,整体性实施,持续性拓展。文化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汶川的领导者们将深入落实实验区建设规划,继续秉持“传承华夏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紧紧抓住文化的基因和载体,有效保护传习濒危羌族语言文化,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力度,培育文化自信,延续文化基因,壮大文化产业,促进我州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果,为今后其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探索有益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模式。

\
协办方代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朱联根讲话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朱联根说:院方愿意搭建平台,和各民族地区经常做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在首都北京宣传和传承。羌族博物馆馆长余步勇说:我们弘羌文化交流团和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博物院是首都展示各民族的文化窗口,是游客认识民族地区的旅游平台,也是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热爱家乡,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羌族博物馆通过多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在京羌族的形象窗口。汶川地震9周年之际: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总局 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羌族博物馆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坝)建设成果展,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和展示阿坝地区在党的领导及全国人民支持下,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地震灾难以后,在羌族地区所取得的建设成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阿坝州在民族特色旅游方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
 

\

\

\

\

\

\
举行了精彩的羌族歌舞表演

\
部份嘉宾合影

 



上一篇: 亚洲棋牌委员会总会乔迁入驻隆重举行了启动仪式

下一篇: 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主席何塞•德贝尼西亚关注国际民族交往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