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正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3台少数民族题材文艺演出剧目将陆续在北京上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成效显著。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不仅展示了各地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各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16日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43台少数民族题材文艺演出剧目陆续在北京上演。据了解,本届参加会演的剧目共囊括歌舞剧、音乐剧、话剧、少数民族剧种等十余个艺术种类,不仅在数量上为历届之最,而且题材广泛、各具特色,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各地创作成果。
北京代表团的参演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在会演首日就与观众见面。这部歌剧是根据同名电影重新创作而成。总导演陈薪伊介绍,为了向经典致敬,歌剧保留了原电影音乐的主题,在舞台形象上更是取得了超越电影表现的艺术效果,整部创作更具旋律性和画面感:“舞台剧在创造神圣的冰山上我个人认为比电影有优势,电影你是航拍也罢,俯拍也罢,在怎么拍它是一个写实的,他就是一座山,但是在我们的舞台空间艺术里,他可以似山非山,要寻找到这样的舞台形象,同时这个似山非山,这个神圣的象征他要和人物构成关系,比如两个战士,一班长和二班长,一位救活了阿米尔,一位永远的冻僵在冰山上,这样一个形象,我要用冰山怎样去烘托他,我的空间处理,就要比电影有优势的多。”
此外,来自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代表团也带来了他们的参演剧目。比如新疆代表团的两部优秀剧目:歌舞剧《情暖天山》、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也将陆续在北京上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永军表示,参演剧目将向全国人民展现新疆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新疆在对民族文化挖掘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木卡姆印象》全面反映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的艺术形式,通过这台舞台剧,也让全国人民了解我们新疆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养,弘扬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风。”
正如这位官员所说,近年来,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目前,宁夏已有国家级历史名城1个、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人,宁夏“花儿”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回族服饰、回族花儿、口弦、踏脚等18个项目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型回族古籍巨著《回族典藏全书》已编纂完成、填补了中国历史上无系统整理回族汉文古籍的空白。
此外,宁夏立足于区域特色文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挖掘和创新了一批文艺精品。宁夏演艺集团总经理范晋国介绍:“已创排了舞剧《花儿》《月上贺兰》《西夏轶事》、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京剧《萧关道》《庄妃》、话剧《回民干娘》《闽宁镇移民之歌》、交响组曲《黄河金岸》《美丽宁夏》、史诗纪录片《西夏》等30余部弘扬中国精神、具有宁夏特色、艺术水准精湛的优秀作品,获得了全国各类文艺大奖90余个。
业内人士指出,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举办,能够展示各地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会促进各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