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认识 驱除行为之垢

2016-05-27 11:43:04 作者:贾祥筑 来源:贵阳市花溪区三江社区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李克强总理在8日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同时语重心长地说,“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lsq
       “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李克强总理在8日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同时语重心长地说,“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

对于当前频频发现、曝光的“证明你妈是你妈”、“火车票退票难”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同时又奇葩证明和事项,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深厚感情,是对党和政府旗帜鲜明的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幸福这一宗旨的挑战,是在践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在人为的划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鸿沟,是在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在彼此间设置隔离的高墙,让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越来越疏远,是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愚事。就是在腐败。

不为、不作为是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之尘。我们的党员干部经过多年的宦海浮沉,有部分同志思想由最初的一心为民、兢兢业业服务群众转变到“差不多了、该为自己考虑下了”、“我是官了”等等,后继无力,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贯彻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部分则是一开始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错误理想信念观在作祟,把党和国家机器当做个人牟利的工具,不知人民群众为何物?还有的则是权力观在左右,人为制造阶级、划分阶级,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上,认为人民群众就是自己仕途的踏脚石和贡献力量的薪柴,需要就踩踩,不需要就当空气,没有丝毫的群众观意识。这是思想在作怪,有了思想之尘。

不为、不作为是行为问题,是思想之尘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无论工作守则,还是党规、党纪、国法要求,都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认真工作,积极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但是因为思想的不健康,导致了党员干部的行为与要求格格不入,和尚念歪了经。出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首先想的不是如何在合理满足群众需要的同时,高效、快捷、便利的解决问题和自己应承担的后果,而是要么推诿扯皮,要么不解决。如果有相关规定和配套办法的,也以保障自己为先,不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不顾守法的、无辜的群众的感受,还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增加群众的麻烦,让群众疲于奔命乃至做无用功来转嫁矛盾和自己的损失,罔顾事实和责任。是行为之垢。

不为、不作为还是监督问题。在反复基本同样内容的动员中,党员干部已经疲劳,“回回都是老样子”。只有动员的监督不是合格的监督,也是不负责任的监督,并不能警醒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动真格,处理查出问题的党员干部才是真刀真枪的监督。有一种说法,“动员号召千百次,不如执纪问责一次。”在笔者看来是和适宜的。问责不是监督的目的,但是出了问题就必须问责。

我们的党和各级干部要正视工作中的错误做法,积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等一些列正当其时的教育活动,扫除党员干部的思想之尘、行为之垢,及时纠正错误,立行立改,以实际行动取实效,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净化党的干部队伍,维护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坚定形象。

上一篇: 驻村干部驻出精神气

下一篇: 基层青年干部需要做到的几点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