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廉政建设的思考:呼唤法律权威

2016-04-27 11:07:09 作者:魏欣 来源:贵阳市花溪区阳光社区党政工作部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一成语以此来告诫全党:只有党的自身肌体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才能不给外部侵蚀以机会。纵观历史,很多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无不是由于统治阶级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一成语以此来告诫全党:只有党的自身肌体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才能不给外部侵蚀以机会。纵观历史,很多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无不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腐败导致。以史为鉴,腐败问题如果越演越烈,必定会导致亡国。左宗棠就说过,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正。可见过去人心术正与否关乎天下安定与否。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人治”主宰着中国的命运。在传统的统治结构中,从上到下的官僚们就掌握着国家命运,国家命运就和他们的“心术”联系在一起。然而人性并不是很可靠的,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官僚们往往拥有很大权利,人们在面对各种情欲和利欲面前能否守住心底的最后一道坎,能否不为个人利益所驱动,全靠他们自己。没有了制度的约束,或者说制度约束不到位,那往往就会酿成大祸。历史上,洪秀全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可最终也由于自己在利益面前无法守住心底防线,最终导致他的“理想国”破灭。宋朝时著名爱国名将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可是天下大臣们不爱钱,不惜死的又有几人能做到?

 因此,社会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国家要想长久安宁,光靠道德制约是不够的,需要制度约束来保障。只有真正做到“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用法去约束,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减少廉政建设中的蛀虫。同时,每一项法律的颁布必须要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才能有意义,因此监督法律落实,才能保障法律权威,让法律不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而应该落实到实处,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底线。让贪官污吏不敢去触摸法律红线,如果触摸之后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那么廉政建设就有了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有了希望。

    因此只有树立法律权威,监督法律的贯彻落实,才能保障廉政建设的进行,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就不远了!

上一篇: 紧盯国有企业党建探求新路

下一篇: 农村远教工作惠及民生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