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社会保障工作

2016-03-30 13:47:26 作者:郑威 来源: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工作琐碎繁杂,应急性强,政策性强,服务对象众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工作琐碎繁杂,应急性强,政策性强,服务对象众多(失业人员、退休人员、求职人员、参保人员)等服务对象,同时承担就业培训、劳动监察执法和维权调解工作。尽管工作强度大、要求高,在工作中也要始终秉承“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的工作理念,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全心全意的服务着百姓。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乡镇社会保障工作,应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拓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都不能照搬农村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从农村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中国城市和国外;二是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的保障对象往往是那供养系数较高的家庭、残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民政部门应定期核查受保对象的生活情况,避免形成养懒汉的倾向。

    二、积极广泛地向村民宣传社保政策,做好宣传工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行以来,燕楼镇5900多人参加养老险,大约占全总人口的分之一。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信心不足,观望多数农民对这项工作表现出“一怕政策变,二怕干部换,三怕不合算,四怕不兑现”的顾虑,观望情绪较浓。一些人甚至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等同于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有的认为是不是政府在想什么法子掏老百姓的钱;有的以为是村干部想在其中捞什么好处;有不少村民对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仍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有的对农村社保标准与城市社保标准不清楚,对谁交得多,谁领得多,心存疑惑;有的觉得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能被统征,打算等到统征时再一次性购买。还有一些村对政府的社保政策缺乏足够的信任,因领取养老金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所以普遍持观望的态度。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看病难一直是农村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在我国是首创,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整体上可以明显看出我乡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努力,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缴费标准上,要形成逐年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应按照城镇医疗保险标准,逐步形成城乡医疗保险的统一。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上,一是要扩大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二是要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进行提升,保障农民就近治疗;三是要扩大报销的药品范围,让农民“病的起,看的起。”

   四、明确工作职责,实现资源整合。燕楼镇共有8个行政村,针对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村两级干部要密切配合,积极主动推动社保工作。首先,要让各村村干部、村民小组的组长准确透彻的掌握各种社保政策,积极深入每一家农户,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宣传社保政策,不厌其烦地给村民算细账,动员农户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农村社保体系中。由于目前农村社保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或意见,因而在农村社保工作的推进中,就必然存在一个政策的衔接问题,这难免使农民产生诸多的疑虑,影响其购买社保的积极性,所以负责社保工作的干部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深入了解各种政策动态,注意政策的相互衔接,对于新出台的政策予以及时的宣传和解释,以免化解农户的疑虑。

    五、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制约农村社保制度发展最根本因素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因此,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即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归根到底又是经济问题,只有大力发张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经济实力,才能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看病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农民富了,手里有了“钱”,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要确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过程漫长、工作复杂,短期看不到政绩,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切实予以重视,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为突破口,辅以促进就业、改善收入分配等其他方略,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好,为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宏图为略打造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让人才的交流成为变革

下一篇: 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强音持奏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