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壮族群众平时主要讲壮话,当地俗称“土话”。扶绥县有深厚的传统壮族文化,当地的村屯名称绝大部分都用壮话命名,书写时借用汉字,壮语音译转写。有不少村屯名字还是用壮族的土俗字,读起来有些拗口。虽然这些村屯的名称千差万别,但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命名。从村屯的名称去考究,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古代壮民族有关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传统历史,是研究当地壮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一是以“那”为命名的村屯,说明水稻种植是扶绥县壮族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扶绥县亦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扶绥县壮语中,“那”是水田、稻田的意思(壮文:naz)。据统计,扶绥县810个村屯名中,以“那” 字为开头或者结尾的村屯,约有125个,占全部村屯的15.4%。如龙头乡的那贵村、肖汉村那花屯、那里屯等;新宁镇的那宽村和城厢社区那密屯、大塘村江那屯等;岜盆乡的那坡村、那标村等;渠黎镇的那勒村和那隆屯等;柳桥镇那加村和平坡村那廖屯、灶瓦村那利屯等;东门镇的那江村、那巴村,东门社区逐那屯等;山圩镇的那利村、那任村等;昌平乡的联豪村那益屯、那豪屯等。中东镇的旧县村那峨屯、丰坡村那楼屯等;东罗镇的那练村、都充村那辣屯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壮族学者梁庭望先生,曾全方位地论述了水稻人工栽培技术是我国壮族的伟大发明,这个研究成果后来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壮族先民之所以发明水稻人工栽培法,有自然条件优势。壮族主要分布在岭南,气候炎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终年平均气温在22.C左右,土地肥沃,适于种植水稻。正好又有野生稻分布,这就为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明提供了条件,使壮族有幸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壮族作为最早的稻作民族,对水稻耕作技术的进步和稻作文化孕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形成了浓郁的稻作文化。而扶绥县,拥有众多的以“那”字开头或结尾的村屯名,说明扶绥县在远古时就以种植水稻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扶绥县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遥想远古时代,或许壮族先人们在建立村寨时,站在村边山岭上,极目远眺,看到一垌(片)一垌(片)肥沃的水田。而这些水田,可以种稻谷,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保障。先人们就怀着感恩之心,就给所在的村屯,取上以“那”字开头或结尾的名字。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不论世事变迁,数千年来,这些村屯名字很少改变,成为了一个个永不褪色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是以“渌、六、骆”为名的村屯,说明扶绥县是古代骆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扶绥县壮语中,“渌、六、骆”是读音相同(壮文:loeg),字义是相通,是“山沟”、“大山沟”之意。有时为了简写,群众就把“渌、骆”写成“六”。在扶绥县,以“渌、六、骆”等字命名的村屯不在少数,约有35个。如柳桥镇岜留村渌陇屯,蕾大村的渌吞屯,那加村的六旭屯;东门镇六头村的渌良屯、渌耀屯等;山圩镇那白村的渌谷、渌住屯,平搞村六划屯;中东镇新灵村的渌井屯,新隆村伏六屯等;东罗镇那练村的六内屯;龙头乡滕广村的渌摹屯、渌生屯等;岜盆乡那标村的渌锡屯,等等。
根据壮族著名的历史学家黄现璠考证,壮族的先民主要是古代的西瓯和骆越人。在周朝、秦汉等各种历史典籍中,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西瓯和骆越人的记载,说明他们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国岭南的古老民族。以“渌、六、骆”等字命名的村屯,说明骆越人很早就在这些“山沟”、“大山沟”中聚居生活。且以“渌、六、骆”等字命名的村屯,分布在扶绥各个乡镇,范围广。由此来说,扶绥县亦是古代骆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扶绥县从至少从周朝开始,亦有古代骆越人在此地生活了,至少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三、以“河、驮、渠、定、派、塘、潭、水、坝”等江河、山塘、小溪等水域为名的,说明扶绥在远古时代水域资源丰富,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扶绥县壮语中,“驮”是江、河的意思(壮文:dah); “潭”、“渠”是鱼塘或水塘之意(壮文:daemh);“定”是(壮文:dingh),一般指有山泉涌出而形成的水潭或山塘;“派”是小水坝(壮文:fai)。
在扶绥县各村屯中,以“河、驮、渠、定、派、塘、潭、水、坝”等江河、山塘、小溪等水域为名的,约有140个,占全县各村屯的17.28%。如龙头乡的潭龙村、那塘村等;新宁镇的塘岸村和大塘村、水边村等;岜盆乡的驮辽村、那村渠摹屯等;渠黎镇的渠新村、渠莳村、驮河村、渠凤村等;渠旧镇布沙村、驮弄村等;柳桥镇渠齐村、坡龛村派懒屯等;东门镇的江边村、渠荣村枯潭屯、那江村派关屯等;山圩镇的那派村、那任村定广屯、平天村定强屯等;昌平乡的赛仁村潭农屯、潭旧屯,四和村潭产屯等; 中东镇的瓶山村驮削屯、九和村潭关屯等。东罗镇渠坎村、东罗村坝敏屯等。
这些为数众多的村屯名,说明在远古时代,扶绥县这一片区域,除了左江外,还有很多小河,诸如流经渠黎镇的汪庄河,流经东门镇的渠荣河,流经龙头乡的上沙河,流经中东镇的百夹河,等等。以及星罗棋布的各个大小不一的小溪、山塘、水潭等水体。这些数不胜数的水体,纵横交错,相互沟通,滋养扶绥县的土地。同时,有着丰富江河流域的扶绥县,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南蛮之地”。特别在扶绥县左江河段发现的敢造遗址和江西岸贝丘遗址,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人类史前遗址,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敢造遗址位于县城左江北岸木民村附近,出土大量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包括骨制的锥、镞、鱼钩、针,蚌壳制的铲、穿孔蚌刀,以及各种研磨器和石制品。特别是2014年,敢造遗址目前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墓葬60余座,距今5000-7000年。尤为重要的是,其中有两座幼儿的墓葬,幼者仅1岁左右。而在县城左江对岸的江西屯河岸边,发现许多在石器时代,原始部落人类成片遗失的螺壳、贝壳、鱼骨等物,堆积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贝丘遗址。发现这两处遗址,说明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在左江扶绥段,已经有原始人类居住和活动了。他们学会制作和使用石器、骨角器和陶器,生活和觅食更加方便。他们有固定的墓葬点,并形成了一定的宗教文化和风俗。彼时的左江人类社会,已经告别蒙昧状态,步入了较为先进的社会发展阶段
四、以“岜、弄、岽、陇、峺、吞、敢、叫、山、石、洞”等石山为名的,说明扶绥是典型喀斯特地貌,具有开发旅游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扶绥县壮语中,“岜”指石山、高山或大山等(壮文:bya);“弄、岽、陇”是相互通用(壮文:rungh),指被石山、高山或大山全部包围,或者不完全包围而形成大小不一较平缓的地带;“峺”一般指石山坡或坡地(壮文:geng),“吞”指石头(壮文:rin),“敢”指岩洞(壮文:gamj),“叫”指山坳口或山弄口(壮文:geuq)。
在扶绥县城各村屯,有很多是以“岜、弄、岽、陇、峺、吞、敢、叫、山、石、洞”为开头或结尾来命名的,约有146个,占全县村屯18%。如龙头乡的凤庄村歧山屯、那贵村岜泵屯等;新宁镇的上洞村和塘岸村敢琶屯等;岜盆乡的弄洞村、弄廪村旧峺杨屯、新峺杨屯等;渠黎镇的岜桑村、弄平村等;渠旧镇的弄卜村、崇边村叫岽屯等;柳桥镇的岜留村、那加村岽好屯等;东门镇的岜楼村、坡葛村吞谷屯、吞宿屯等;山圩镇的渠透村百敢屯、平搞村派吞屯等;昌平乡的石丽村、四和村岜细屯等; 中东镇的上余村屯、新灵村吞巡屯等。东罗镇的岜羊村、厚寨村弄刀屯等。
从这些地名可知,扶绥县地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貌以岩溶石山为主,山岭连绵,石山耸立。这些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十分适合动植物的生长,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扶绥县境内岜盆乡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的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白头叶猴,现有白头叶猴约400只。据有关专家介绍,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它们也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并且仅仅分布在广西扶绥和江州区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白头叶猴能生长于此,说明扶绥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白头叶猴生长。
喀斯特地貌虽然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但对于发展林木、野生动植物、中草药产业,特别发展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扶绥山区中,有很多溶洞和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蜿蜒数公里。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形态千奇百怪。如在渠黎镇那勒村附近的犀牛洞和昌平乡中华村附近的葫芦八宝洞,曲径通幽,乳石林立,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美不胜收,是溶洞景观的代表,具有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特别是扶绥县境内左江河段,长达近百公里,两岸自然风光秀美,具有水清、石秀、山奇、洞美等特征,是山水旅游观光的胜地。
300多年前,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扶绥县,畅游左江。他在《粤西游日记》中赞叹扶绥左江两岸的石山:“(扶绥)石山最胜,而石岸尤奇。余谓阳朔(桂林)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福建省一条河)水激多石,无此石之奇。虽连峰夹嶂,远不类三峡(长江三峡);凑泊一处,促不及武彝(福建省武夷山);而疏密宛转,在伯仲间。至其一派玲珑通漏,别出一番鲜巧,足夺二山之席矣。在徐霞客眼中,扶绥的石山比桂林阳朔、长江三峡和福建武夷山的风景,独具特色,更胜一筹。由此看来,扶绥县境内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可以充分利用,大力发展山林资源和旅游开发,让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相得益彰,造福于民。(梁新勇)
上一篇: 瑶家生活里的艺术:访麻江瑶族枫脂染
下一篇: 藏在滇王老窖里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