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具有“中国风”特点的文艺作品屡见于春晚舞台,并引起了广泛追捧。如台湾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本草纲目》不仅充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流行的曲风更深得年轻人的喜爱。而今年的春晚,很多观众有着相同的感受——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数量增多、形式创新、内涵丰富。这些节目以文艺的形式承载了独特的中国美学精神,传递出古老又新鲜的情致和思想。
武术《天地人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精与魂,传达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戏曲《戏游花果山》在突出中国传统丙申猴年主题的同时,将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独特艺术形式加以传承和发扬;而在歌舞节目《茉莉花》中,首次踏上祖国热土的华侨子女们将中国扇舞与西方芭蕾完美结合,实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与贯通。
民族“非遗”歌舞牵手流行乐,称得上是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而且还是“花开两朵”。一个是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的组合,摇滚乐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艺术的碰撞着实突破了观众的想象;另一个是彝族歌舞《吉祥吉祥》,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石屏县花腰歌舞与萨顶顶的流行音乐进行混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经过重新发掘与创意混搭,古老艺术再放光彩,我们不得不赞叹创新的奇思和民族文化的恒久魅力。
讴歌真善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道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歌曲《六尺巷》以轻快的曲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典故,昭示着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近年来,表现孝道人伦的作品似乎总能戳中观众心尖,从《时间都去哪了》到《当你老了》,不仅广为传唱,更是引得人们泪流满面。今年的歌曲《父子》也正是这样的作品,感人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创意的背景画,唤起了每个人心中那份朴素而沉甸甸的至爱亲情。
春晚于中国人是无法言说的特殊记忆,尽管文化选择越来越开放而多元,春晚的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观众的审美不断创新。但是,凝结着所有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记忆、传承着中华文明血脉的优秀传统文化,永不褪色、历久弥新。
上一篇: 吴为山:中华春节符号及吉祥物是民族文化向心力的体现
下一篇: 从央视春晚的回族人才看民族文化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