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第一书记”

2016-01-13 09:02:32 作者:穆泽刚 龙代会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第一书记”是村级发展的“规划师”,发挥着“火车头”作用,是村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 “第一书记”要学会把自己当“农民”,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温暖民心,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在贫困村中“知群众事、解群众忧、想群众想、暖群众心”。作为“第一书记”更要沉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凡事能亲力亲为,做为群众服务的贴心干部。

要多点泥土味。“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要摸清村情、想出好点子、办出实事好事。应当褪去“文件味”、多点“泥土味”,多穿“解放鞋”,常到田间走,多与农民聊播种,多和农民挥锄头,多与农民收稻谷。作为“第一书记”应当入乡随俗,进村入户不摆官架子,把官话、套话变成土话、实话,多和群众坐板凳,听听群众心里话,用土话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决策更有针对性。

要多吃农家饭。“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就要树立吃苦的态度,自备被子和饭碗,与群众同吃大锅饭,同睡木头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融入群众,走进群众心间,真正体会到群众的艰辛和坚持,才会被群众当成“贴心人”。要穿群众衣,不着西装不打领带不穿皮鞋不坐小车,多到田间地头打农药查农收,多到困难群众家里走走,树立好良好形象、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感情。

要真心对群众。感情是基础,村民群众是一家,叔叔婶婶兄弟姐妹随口叫,带着深情亲近群众,理解群众,不把自己当领导。诚心对待群众,“掏心窝”与群众沟通,说真心话。主动找农村党员谈、找群众聊,听群众真实想法,多听“刺话”,“零距离”融入到群众中去,争取群众支持,站稳脚跟。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投“身”农村,“心”入群众,真正走进去、沉下去,对工作要尽心竭力。从群众最需要、最急需解决的事情做起,帮农民挖塘清淤,筑好“连心桥”修好“致富路”,让群众得实惠,在群众当中树立起干真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 花溪区平桥社区:细节筑牢远教工作基础

下一篇: 种好“三亩地” 带富一方人 花溪区久安乡打通村探索生态农业助推创业带富工程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