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6-01-04 12:23:36 作者:修文县组织部 何毅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习近平的中国梦: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文中谈到,自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中国梦”至今,“中国梦”这个词已走过了三个年头。
 

    1228,中国青年报刊登“习近平的中国梦: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文中谈到,自2012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中国梦”至今,“中国梦”这个词已走过了三个年头。2015年,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不仅是2015年,自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就一直是习总书记的牵挂。20135月,习近平到天津考察。考察期间走访了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他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同时,他还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

    笔者认为,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定要解决好大家都关心的民生问题,要充分利用好相关政策,探索推进各种民生工程。

   一是强化保障制度化、法制化。普遍认为,增加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最近提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造成目前民生问题凸显与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直接相关。

    二是深化改革与加大投入并举。要解决好就业、分配、社保这三个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与加大投入并举。比如,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近年来政府财力大大增加,加大投入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改革的任务却并未因财力增长而减轻。

    三是坚持从国情出发。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但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一样,要更加重视普通民众尤其是占相当大比重的困难群体。这些年我国财富创造的速度很快,但总体来说,还不是在一个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民生。与此同时,民生又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目前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的解决,但还有很多地方不理想,需要要靠制度规范,需要很好地设计。

    四是建立面适当的财政体制。解决民生问题靠发“礼包”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足以保证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实。因此,解决民生问题,迫切的是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要严格区别公共支出、社会支出。目前为老百姓的支出即社会支出占的比较太低,需要建立一个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来保证财政投入。

    五是金融体制改革。强调民生导向,需要强调放松对农村金融包括准入、业务创新等方面的管制。农村金融业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完善风险导向的监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等风险处置机制,是以民生为导向的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改革应当符合农村现状和农民对于金融的需求,特别是小额、分散化、灵活的需求。

    六是深化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目前,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而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主要是体制性因素所导致,它既不反映效率原则,又不受公平原则支配,是分配关系扭曲的重要表现。

七是重点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重视和改善民生,就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着重点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为此,改变初次收入分配体制性扭曲,应成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离开起点和过程公平,仅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结果公平上,不仅难以根本缓解和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而且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上一篇: 坚决向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开刀”

下一篇: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