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国内新闻

民族文化传千秋-老司城隆重举行

2015-10-18 20:52:5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2015年9月29日上午,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暨土家族舍巴节在永顺县老司城隆重举行。粗犷的毛古斯跳起来了,铿锵的溜子打起来了,缠绵的摆手舞摆起来了,50多名老司城艺术团艺术骨干参加了文艺表演,赢得了上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土家族文化传承在老司城开花结果。

  文化血脉,薪火相传。2013年永顺县启动了老司城民族文化传承培训计划,组织编印了民族文化学习培训资料,并对文化馆业务骨干及文化自愿者共同组成的辅导老师进行土家语、摆手舞、土家歌曲等业务知识培训。五月炎夏,在老司城周家湾摆手堂前进行培训,土家族毛古斯舞雄浑粗犷、刚劲激昂,跳跃动作起伏大,村民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其中一名村民由于稻草和汗液接触皮肤,导致全身过敏,但他仍然坚持学习。通过教师杨洋两个多月的悉心指导,参与培训的村民基本掌握了毛古斯舞的表演套路。他们深入到老司城村强化土家语、摆手舞、土家歌曲、土家织锦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培训,每月不下15次。经过一年的培训和多次预演,老司城村民熟练掌握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打溜子、拦门仪式和土家族敬酒歌,能运用土家族日常用语进行交流,土家织锦选聘非遗传承人及专家学者作为任课教师,对23名村民免费培训,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县文广新局培训活动多措并举,组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项辅导培训的新机制,请来周光交、严水花、向照香等9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艺授课,分别进行梯玛歌、哭嫁歌、咚咚喹等项目培训。通过文化培训,成功培训了老司城“原住民”,老司城艺术团成为民族文化展演的生力军。

  2014年老司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工程建设,县非遗中心一行人冒着酷热一家家走访时发现,农户家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于是他们下乡去收购纺车、背篓、箩筐、蓑衣等一些老旧生活用品。给村民添加一点物品,稍加变化、点缀,更接近农家原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状态。5月的一天,去该县车坪乡咱河村收购金黄的包谷串,在回来搬东西时,可能是一天太劳累了,永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卢瑞生突然脸色发白,手捂住胸口,很难受的样子,大家赶紧扶住他坐下休息。大家当即把他送到县人民医院去检查,检查出来是冠心病,很严重。他儿子当即把他送到张家界住院,他在张家界住了三天院。卢瑞生心里挂着老司城民居布展的事,觉得自己病好了,就缠着医生要出院。医生说:“你的病情还只是有点好转,不能出院。”卢瑞生说:“我们老司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做,等老司城申遗成功,我请你去老司城参观。”

  2015年2月11日,县文广新局在老司城组织开展土家年民俗传习活动,在摆手堂和村部楼摆下百桌土家年宴席,与村民千人同庆土家年,节日的气氛笼罩土家山寨。摆手堂和榨油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重要的载体,县文广新局会同县民族事务局在周家湾修缮了摆手堂和榨油坊,一切采用旧的材料,做到整旧如旧。榨油坊成了专家参观民俗的重点,摆手堂成了接待专家、领导进行非物质文化项目展示展演的舞台,也是村民开展日常文艺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支持老司城民族文化培训,永顺县文广新局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为老司城艺术团购置了音响、服装、道具等,通过两年多的辛勤培训,老司城群众基本上人人会跳摆手舞,艺术团成员民族文化表演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先后接待国际、国内及省、州各级专家表演,参加了全县“欢乐潇湘·乐在湘西·美在永顺”大型文艺演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澳门回归15周年庆典和韩国星州生命文化节文艺表演,民族文化的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