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呼吁重视中秋:我们越来越把它过成假期而非节庆
2015-09-27 10:53:55 作者:上官云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于丹
中秋具有复杂意味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中秋是一个欢聚、团圆的节日。但于丹表示,历来中国人都会对季节有所感悟,因此,中秋也具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意味。同时,于丹说,月亮的阴晴圆缺教会了人们学习用平常心来接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正因为圆满的难得,人们才会赋予中秋节如此强烈的仪式感。
“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季,‘八月半’是仲秋,后来演绎为中秋。从当时农耕社会的角度来讲,更是个丰收、盘点的季节:能对一年的收成心里有底、接下来一家老小的衣食是否有保障等等。”于丹这样解释“中秋”具有的第一层含义。
而如同《楚辞》中所说:“悲哉,秋以为气”,于丹觉得,中秋到来的时候,恰好又处在草木摇落的季节,“中国人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盛夏转向严冬,秋天恰好是个过渡,人们会有些许感伤、眷恋之情”。
“八月十五还是潮头最盛、月亮最圆的时候,潮汐与朗月形成了最完美的风景,人们会特别珍惜。”于丹认为,正是农耕民族的丰收庆典、文人悲秋、团圆节日的眷恋等几重含义的叠加,让中秋变得充满意味。
“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中秋与春节都十分具有仪式感,都是以‘团圆’作为核心诉求的节日,是最应该与家人团聚的。”于丹说。
母亲为儿子在“月亮”前拍照留念。 李珂 摄
中秋节是月亮节而非月饼节
悲秋也好、丰收也罢,正如八月十五的一轮明月,中秋讲究“圆圆满满”,庆祝仪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于丹介绍,以前的中秋,大家会举行一些拜月祈福的仪式,十分具有诗意。然而今天,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中秋节,比过去多了更多的‘物质’因素:有各式各样的月饼、中秋宴会的一条龙服务……可我们少了仪式感,越来越把中秋过成了假期而不是节庆。但是,中秋毕竟是月亮节而非月饼节。”于丹认真地表示,大家在今天还是否关注这些,关系到会把中秋过成什么样的质量。
于丹口中所说的“仪式”,倒不是要一定恢复古代的“拜月”、“乞巧”。她说,如果能在这个团圆的节日,搀着老人,带着孩子,三代同堂在月亮下散步,仰望圆月,也是一种仪式,核心还是在于“团圆”二字,“哪怕让孩子在欢聚之时念几首中秋诗词,这个节日都具有了仪式感”。
“一到中秋前后,网上可能会晒出来世界各国美丽的月亮照片,我承认,那都非常美,也是摄影师等待很久捕捉到的珍贵镜头。但是,相比于唯美的月景,最好的还是自家单元门或者小院上空的、能跟家人共赏的月亮。”于丹笑着表示。
应让中秋的酒中还有万古月光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物质丰富,通讯便捷。但于丹提出,对于家庭来说,最大的“第三者”就是手机,“当一个高端智能的移动终端深度植入我们的生活后,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呢?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在中秋想一想的,触动也许会更大”。
“总有人觉得,中秋节能够在家休息,看看晚会刷刷朋友圈便叫做过节。”于丹并不这么认为。她以自己为例,表示“心里始终有一种对手工时代的眷恋”,“在匆忙的工业化复制出的生活流程中,也就只有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留下了我们的仪式感。就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意味,就是大家的团聚还在”。
于丹认为,对于家庭来说,“一年中,总要有几个特别的日子,是现实感要大于虚拟的手机、电脑空间的。在古人的生活中,人与自然是有一种恒定的信任的,在团圆哪怕失意的时候是有月光相伴的”。“月亮始终带着一种千古的哲思陪伴人们,比如曾经被贬官的李白、张孝祥等人。他们在诗中与明月对话,那种感受是十分美丽的。”于丹形象地比喻道,现在我们的杯中不缺酒了,可是缺月光,“人类文明的美好时代,应该是既信任科学又信任诗意的时代。艺术与科学也是任何一个孩子在童蒙教育中必须植入的种子。”
“从这个角度说,我希望,今年的中秋节,能有更多的人在现实中聊聊家常、听听孩子念诗,让我们的酒中还有万古月光,与李白这样的诗人们一起过一过万古同此一刻的真实中秋节,这就是我的祝福了。”于丹真诚地说道。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