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学法守法做“明白人” 立足岗位当“筑梦人”

2015-09-23 15:04:02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即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逻辑相关的过程,法治始终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只有坚持法治,才能实现社会更加平等。社会平等就是要消除特权,人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特权滋生的土壤,净化社会环境,使人民真正平等地生活,人民才能更加爱国。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国家的民主、和谐、文明,是人民爱国的前提;人民的诚信、友善、敬业是人民爱国的具体表现。法治是实现人民爱国的根本途径之一。只有坚持法治,国家才能更加和谐。国家和谐意味着各种社会关系协调顺畅,各关系主体和睦相处、协力共进。这样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不会自然生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依靠法律的强有力保障。只有坚持法治,人民才能更加敬业。公正、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度,诚信、友善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敬业奉献的前提条件。法治是实现这些条件的坚实基础。

依法治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经验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可能有多种,但治理好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方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行法治,坚持不懈地建设法治国家。这是因为,法治所依赖的各项合理制度会使权力受到真实的制约与监督,换来国家的平稳发展,不折腾的执政结果必然处在混乱中;法治所内涵的民主、文明、平等、自由、人权等理念,能够让社会中所有群体的合理利益以及每一个个体的权利得到严格的保护。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更是如此。唯有依法治国才有可能带来我们所需要的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的各种复杂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让国家持续发展。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更多依靠的是解放思想和对外开放,那么未来的中国要更加依赖制度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具备良好法治基础的我们应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满自信。

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治之路注定不是坦途,公平正义也绝非唾手可得。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深刻,我们深感危机。今日之中华,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但离完美对接人民期盼、实现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点滴”推动法治,方可“瞬间”成就永恒。法治道路的开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依法治国目标的全面实现,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和每一个个社会成员共同奋斗。当法治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信仰之时,法治中国便不再遥远,也离真正的中国梦更近一步。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各级党组织也必将肩负起更加重要而艰巨的使命。用法治思维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广党员干部的期盼。这就需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法治思维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积聚公平合理的“正能量”,为依法治国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明白人岗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