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与壮民族文化相融 平话文化自成体系
2015-09-16 09:17:3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中原文化与壮民族文化相融
作为平话文化传承代表城区,江南区目前有约30万人以平话为母语,平话文化已经渗入居民生活。源于中原,随宋代狄青南征进入广西,平话文化中既有中原文化的影子,亦有壮民族文化的血统,其在江南区及周边蔗园人聚居区根深蒂固而自成体系。这其中,饮食、建筑以及庙宇祠堂文化,随处可觅。
饮食文化:成名于明清时代
不同于其他饮食文化,平话美食既非“舶来品”,也非“土生土长”。其建立在中原汉族食物的基础上,经过平话人的加工改造,才成为现今富有南宁地方特色的美食。
除了上一期我们介绍的亭子剪刀粉以及油炸粽,平话人的美食字典里,还隐藏了许多民间美味。如疍家人过年的必备美食——疍家年粽、年糕。当然最著名的,要数扬美古镇的扬美“三宝”,即扬美梅菜、扬美沙糕、扬美豆豉。
梅菜又名霉干菜,是扬美人祖辈传承、用特别工艺腌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是用新鲜肥厚的芥菜茎叶经晾晒、飘盐等多道工序腌制而成。新鲜的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作为配料,烹饪各种菜肴和小吃。
扬美沙糕在明清时代就已是扬美引以为傲的特色食品,也是当时扬美作为商贸集散地体现经济、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扬美沙糕味甜、有浓郁的米香味,食而不腻、香甜可口、入口即化,至今享誉两广地区及东南亚,现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扬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豉。当地的豆豉在清代就已享有盛誉。扬美豆豉因其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纯、三好”品质,成为扬美食品的一大特色。
建筑文化:民俗体现在建筑中
提起建筑文化,平话人有自己的骄傲。从旧时至今,平话人聚居区建起的民居大宅数不胜数,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建筑不但数量众多,还有不少保存完整的。如苏氏大宅院、雷氏祖屋、莫文骅故居、曾氏民居、周家坡古建筑群、周瑞麟(进士)屋、周积功(举人)屋和苏圩镇、江西镇的黄氏祖屋等,都是历史上讲平话的大姓人家老宅。
扬美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建筑,而且是没经修缮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不同于苏杭地区的一些著名古建筑群,扬美古镇的古建筑因为保存得好,可称得上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古镇。以扬美明代民居为例,其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走在扬美,沿着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铺成的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缓缓而行,仿佛进入了明清时代。当地人最常提起的五叠堂,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五进式的青砖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在五叠堂东面,有梁烈亚故居。故居坐北向南,始建于清朝中期。1922年曾被军阀放火烧毁,1928年重建。其故居为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于2001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文化:祭祀习惯流传至今
平话人有三大信仰:信雷神、信土地公、信祖先,庙宇祠堂作为其必需载体,由此而来的庙宇祠堂文化贯穿于整个平话群体的发展历史以及日常生活。
白沙亭子一带有供奉雷神的雷庙,也有专门用于供奉平话人先祖狄青塑像的狄武襄公祠,在平西村有供奉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为主的伏波庙,新屋村以供奉镇海大皇和土地公为主的镇海祠,这些庙宇香火不断,都是南宁市远近闻名的平话人庙宇。
在新屋村,镇海庙俨然是村民心中的神圣之地。该庙由青砖建成,三排房子三进排列,显得古朴悠远。82岁的本村人梁寿兴告诉记者,以前每年邕江水泛滥,农田都被大水淹没,后来为了祈祷,村民们就在江边建起了镇海庙,求神灵庇佑,镇住“洪魔”。至今,按传统习俗,村民们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仍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朝拜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此外,扬美古镇内的三界庙、魁星楼等建筑,也是庙宇文化的经典体现。魁星楼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经重新修缮过更为宏伟。
三界庙建于明代,当时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因地处“龙潭夕阳”高处,每当夕阳映照时,庙宇被夕阳湮没,十分壮观。
数百年来,这些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平话人,而经代代相传,平话文化又得以发扬光大, 为世人所知所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