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更早更长的年月里,这个传统佳节其实是属于女孩们,而且有一个非常少女心的别称,“乞巧节”,或而叫做“女儿节”。那时,不管你是名花有主还是单身成狗,都是这个节日的主角,里面的每一项风俗和活动都是为女孩准备的。
所以,在本期专题里,我们不谈情,不谈爱,只谈这个延续了千年的“女儿节”。
关于七夕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源自古代中国的自然(天象)崇拜,那时星星对人们来说,是走夜路辨别方向的“路标”,所以那时人们不仅祭典分别占据东方和西方的牵牛星、织女星,北方的北极星也是祭祀对象。
除了祭祀,人们也会根据这些神秘的星星进行想象,于是就有了《诗经·小雅·大东》记载的“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即织女星思念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无心织绢),这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
后来,两颗星星的故事演绎得越来越丰富,除了男女主角分隔两岸的既定结局不变,到了南北朝增加了天帝怒拆 CP ,发展到明朝又结合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让原版故事里牵牛星变成了凡间的牛郎,织女下凡喜结良缘,王母拔簪划银河,使夫妻分离等情节。
就算七夕的故事越来越“狗血”,大有向“天宫家庭爱情伦理大戏”发展的趋势,但节日倒没有发展成现代意义上送花送巧克力的“情人节”,而是延续了祭祀星星的传统,追求精湛女红的妹子们比起追捧爱情故事,更喜欢在这一天向传说的“女红大神”织女祈求自己能心灵手巧。
在这个节日里,整天不出闺门半步的妹子们可以出外逛市、祈福、聚会玩耍,所以从市场到家里都充满了女孩子们的笑声。
那么,关于七夕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一回顾。
七夕的活动很丰富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仪式、饮食和活动三类。七夕祭祀仪式之一,乞巧,设案上香,奉上瓜果点心,祈求自己能在神的庇佑之下,女红越来越精湛。这样的祭祀对于现在的女孩子来说有点陌生,但在古时“男耕女织”的环境中,女孩子织绣手艺可是非常重要的。
节日期间,除了拜七姐,还有另一项仪式,供奉磨合罗娃娃。这种娃娃源自佛教八部众神之一的摩罗神,引入中国后慢慢演化成童子的形象。在唐朝时,人们就会在七夕那天供奉摩合罗,以求生子。到了宋朝,这种娃娃变成了民间流行的玩偶,装饰越来越精巧,“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侈者”——其华丽程度全然不输日本三月三的女儿节娃娃啊!
仪式完毕后,节日期间当然少不了吃吃喝喝,这主题当然也是紧扣一个“巧”字——比如巧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用油、面、糖、蜜等材料做成捺香、方胜等图样的小点心。
除了点心,还有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瓜果,又应着“巧”意,所以那天的瓜果造型也会非常漂亮: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又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还给这些瓜果取了个美名“花瓜”。
吃饱喝足后,女孩子们就开始围在一起玩游戏了!七夕的游戏同样得玩得“巧”,最早的一项名为“穿针乞巧”(起源于汉朝):女孩子们手执五色丝线,一口气穿过九个针孔,先完成的名为“得巧”,后完成的谓之“输巧”,“输巧”者要各出资以赠“得巧者”。这项游戏发展到明朝,又演变成“投针验巧”,这次可不是用线穿针了,而是把针小心地放在暴晒了一个白天的水面上,针不沉者即为巧,针若沉了,只能说你手艺还是水平不够啊!
和穿针引线一样历史悠久的乞巧活动还有一项,喜蛛应巧(最早见于南北朝):这个游戏需要一个盒子和一只蜘蛛。女孩子们到七夕晚上,会到处抓蜘蛛放到盒子里锁起来,第二天开盒观察蜘蛛在盒子里结的网,网织得越密,说明这个女孩子得到的“巧”就最多,反之,得“巧”就是少了。
那么,现在的女孩子既不用祈求刺绣织布手艺好,也不提倡去抓本来就没多少的蜘蛛,我们要怎么过自己的女儿节呢?仔细看看上面的仪式、饮食到活动,都是一个关键字,“巧”。我们虽然不用每天缝缝补补,但至少不能做手残党,接下来就有几款游戏,测一下你今年是手残还是手巧?
《新·穿针引线》
手巧度:★★★
这个游戏可谓加强版的“穿针乞巧”,它的规则和传统游戏类似,你手中的线还是一根,但你却要面对的针孔不是九个,而是无数个!玩家通过点击画面控制线的上下移动,让它穿过每个针孔。但是要注意的是线会一直弯曲前进,针孔也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极其考验你的灵活度。
上一篇: 彝历新年:与祖先同在
下一篇: 古人如何过七夕:称为“女儿节”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