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楚王失弓
2015-08-17 10:01:4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儒家说楚王失弓
儒家的说法取自《孔子家语》: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
儒家说楚王失弓
儒家的说法取自《孔子家语》: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今人张远山对此有一概括性的评价: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道家说楚王失弓
道家的说法取自《吕氏春秋》: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荆,就是楚;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张远山对此的概括性评价也挺有意思: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佛家说楚王失弓
佛家的说法取自《竹窗随笔》: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楚失弓》)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1523-1615年)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对他们的说法还觉得言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或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这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名家说楚王失弓
名家的说法取自《公孙龙子》:
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矣,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公孙龙子·迹府》)
龙,就是公孙龙的自称。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