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5-08-16 15:56:3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成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基石。这是因为,孔子的这句箴言,从观念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底线伦理,是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请教夫子:“有没有可以值得一个人一辈子都始终不渝地躬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答曰:“它就是‘恕’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那句名言的来历。它告诉人们,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其实《论语·颜渊》也提到了这句箴言,可见它的重 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明是“推己及人”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命题的肯定形式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种说法,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道德 律是普遍有效的,它不会因人而异。
孔子讲究的是“忠恕之道”,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子贡所谓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 人”(《论语·公冶长》),说的也是这个“推己”的意思。《中庸》重申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一个同他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准则和底线。显然,这种致思取向体现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方法。推己及人实则即是 去私,私即人为,违背自然而然之意,去私即意味着顺应天理,如庄子所言:“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德充符》)。而体现于人间的“自然”,无非就是 那个通达于所有人且普适性的天理或“道”。可见,“私”与“自然”相对而言。只有推己及人,才能在协调人际关系中顺应人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此亦即道家所谓 的得道。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是“推”的功夫。孟子认为,如此一来,“天下可运于掌”。如果 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按照人的本然之性去为人处世,去接人待物,那么治理天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这类似于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意思的是,孟 子与老子都谈及“治国”。
关于“推”,孟子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人不仅本性一致,其弱点也一致。怎么才能够保证所“推” 者为道德意志和道德属性而不是人性的幽暗面呢?孟子还说过:“心之所同然者”。这恰恰就是“推”的根据。正是基于这种同一性,“推”才是可能的。而“心之 所同然者何?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同然”之“心”构成同情心的内在根由,而同情心又是道德的心理基础。同情地了解他人,是唤醒自己的 “恻隐之心”的必要条件。问题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呢?是不是可以说“己所欲,可施于人”?不然。关键是不能把个人的偏好,即所 谓“私”,强加给他人。道德律是普遍的命令,它可以通过人的内心的觉解而变成自觉的诉求,从而得以开显并在不同的人那里普遍地有效。
据说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有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我们同样可以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个说法可以并行不 悖、相互补充。前者强调的只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而后者强调的则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同一性。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无论离开了哪个方面,都不 能构成矛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强调了对他者的尊重,同时又不游离道德的普适性,从而完美地体现了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兼容。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充分 尊重他人的个性,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必须在道德上成人成己。
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推崇人的个性,强调差异,并把个性同人的权利联系起来。一般地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把这种对个性的推崇变成 了无条件的崇拜,恐怕就很危险了,因为它意味着人的个性有可能沦为人的任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呢?事实上,人的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 它无非是指一个人的独一无二性,即时间上的不可重复和空间的不可替代。倘若超出了普遍道德的约束,人的个性的张扬就难免妨碍他人利益。个性一旦变成任性, 它就不再是正当的了,而是人的偏执。如此一来,它不仅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反而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相反,只强调同一,而不尊重甚至忽视差异,就 将剥夺人的个性,到头来也会漠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从而抽掉使德性和责任赖以成立的基础。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走向和谐 社会在观念层面上的保障,它无疑能够为民族和谐、国家和谐、地区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提供某种精神资源。耐人寻味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 成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基石。这是因为,孔子的这句箴言,从观念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底线伦 理,是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人间和谐、世界大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天下为公”的达成,离不开孔子倡导的“忠恕之道”的施行。因为只有人人都能推己及人,从而既“立人”、“达 人”,又“勿施于人”,方能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方可实现“选贤举能,讲信修睦”。从德性觉解的角度说,人类追求了数千年的大同理想,归根到 底不过系乎人的“忠恕之道”而已。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