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民族风扑面而来
2015-08-11 12:21:3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第十届全国民运会的点火仪式
河南代表团表演节目《龙腾盛世》
□记者王玮皓文图
本报鄂尔多斯专电昨日下午,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体育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没有高科技声光电,56个民族的演员们身着节日盛装,以饱满绚丽的色彩和颇具民族风情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一道精彩的视觉盛宴。
出场式颇具“民族范儿”
与传统大型运动会的入场仪式不同,民运会的入场式颇具民族特色。每个代表团均身着民族节日盛装出场,走到主席台时,代表团都会在场地中间进行30秒的驻停表演,展示最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舞蹈或才艺。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秀”本就很有看头,而精彩纷呈的“舞蹈秀”驻停表演则把入场仪式带入高潮,赢得阵阵掌声。由塔沟武校武术艺术表演团学员组成的河南代表队在第16个出场,他们带来的节目《龙腾盛世》集中展示了少林武术,包含九节鞭、踩人梯、少林童子等少林绝技。
“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底蕴丰厚,艺术形式也多姿多彩。驻停表演不是一场简单的文化表演,34个代表团各具特点,把本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呈现出来,是对本地区民族文化元素的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告诉记者。
放弃声光电,回归表演本身
以往大型开幕式一般会在晚上,艺术表演可以借助很多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而本次民运会的开幕式安排在白天,所以没有使用高科技手段来营造艺术效果,回归表演本身。
开幕式中,融入了56个民族的元素,以来自民族世居地的演员、音乐和舞蹈,体现56个民族一起唱歌跳舞、亲如一家的情感。“很多演员是业余的,首个歌舞节目《草原情》就是由牧民进行演出,他们平常怎么做的到这就是怎么表演的,他们的表演源于生活。这也是其中的一大特色。”开幕式舞美总设计李广成说。
本届民运会的点火仪式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男子81公斤级冠军、内蒙古选手张小平担任主火炬手,他手持火炬徐徐跑到位于体育场中央的主火炬塔下,依次将圣火传递给围拢在四周的56个身着各族服装的民族火炬手,随后所有人将一同点燃主火炬塔。这样的点火方式融合了民族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在开幕式文艺展演中,塔沟武校1000名学员在第二章节里进行了精彩的《千人马头旗》表演。表演中,学员们身着黄色服装,头系红丝带,手持马头旗从左右两边飞奔入场,就像一千匹红色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一样,然后组成本届运动会会徽图案。十几斤重的马头旗在学员们的手中左右翻转、上下起伏,虎虎生风,最后瞬间搭成三座三层的人塔。
河南元素最亮眼在第三章节里,塔沟武校的10名威亚演员身着吉祥物阿吉内服装,在人力操控下,同时从地面升到30多米的高空,依次组成不同的图案,在空中做出漫步、起伏、飞翔、倒转、空翻等动作,展示出高超的表演实力。
淡化金牌意识注重学习交流
本届民运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等17项;表演项目178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台湾地区的34个代表团共624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
为淡化金牌意识,本届运动会沿用了上一届民运会的奖励办法,将竞赛和表演项目金、银、铜牌的奖励体系,改为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奖励体系,扩大了奖励面,突出了参与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