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潭鼓楼
每座侗寨鼓楼的前方和近旁,都会有一方广场,这方广场并不大,但是在侗寨所居的山地间,也是一块难得的平地了。侗族称呼这里为“鼓楼坪”,是全寨人休闲娱乐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拍摄地点
贵州省
从江县谷坪乡
始建时间
清代
建筑样式
塔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中国西南,武陵山以南,越城岭以北,雪峰山以西,苗岭以东,四大山脉包围着一片河谷纵横,森林茂密的地方。今天,它分属于贵州东部、湖南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三省区交界的地方叫“三省坡”,方圆数百公里,聚居着中国侗族三百万人口中的大部分。
省区的划分,并没有分割侗族文化的源流。据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博物馆的杨永明研究员,历经十多年田野调查成书的《中国侗族鼓楼》中记载,侗族人生活的村寨里,自宋朝到上个世纪末,尚存于世的鼓楼有八百多座。最北至湖北利川,最南到广西融水,最西从贵州镇远到最东的湖南城步,遍布着鼓楼。其中广西有近三百座,贵州有三百余座,湖南有二百多座,湖北有十余座。
鼓楼,是一个汉语名称,这个建筑侗族人称其为“堂瓦”,是倒置的词,“瓦”的意思是公共的,就是公共的屋子。各地侗族根据鼓楼所处的位置和用途,对它还有不同的称谓。如将它叫作“漏”(应是“楼”的读音)外,还有称之为“凉亭”、“公棚”、 “长楼”(长为长者)、“街棚”、“务楼”(务为高处)、“堂韶”(韶为个个都有发言权)等,真是名目繁多。
不可或缺
近百年来,随着侗乡经济实力的提高,各地对鼓楼的建造和装饰也精益求精、登峰造极。鼓楼中,说到高大雄伟,要数27层高的广西三江鼓楼;说到奇巧壮丽,则非贵州黎平的鼓楼群莫属;但要了解鼓楼原型,就要深入侗乡山寨,看那些“素颜”的鼓楼了。龙胜各族自治县除了有美丽的梯田景观,还有古老的侗寨和百岁的鼓楼。图中这个寨子用地紧缺,村民们为鼓楼找了一个“过街楼”的形态:吊脚楼加门楼的设计,使得鼓楼并没有占用很多地面空间,却同时占据了全寨高点,完好地覆行着报警、集会的任务。
寨头鼓楼
拍摄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
龙胜各族自治县
平等镇
始建时间
1857年
建筑样式
殿阁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姓一鼓楼,侗寨里的公共议事厅
大多数资料都转载“侗寨以鼓楼为中心建设”。以我在侗乡行走所得的观感,鼓楼在侗寨里所处的位置,并没有定式。举一些较知名的鼓楼为例,比如广西三江的马胖鼓楼,远离村寨中心,建在河边台地上;贵州黎平肇兴五座鼓楼,分布于山谷中,有的靠河,有的靠山;湖南芋头侗寨,前寨鼓楼靠近寨门,后寨鼓楼在山顶悬崖上,半边悬空,一条登山台阶穿楼柱而过,去往山下另一寨——花寨。我觉得,这个“中心”,在地理上无法证明,应该是心理上的。
2014年4月,我从广西桂林出发,前往龙胜县平等镇。当听到李贵云老师说“平等有很多古老的鼓楼”时,我很吃惊。对于广西侗族鼓楼,我真的只知道三江,不知有平等。
一条县道沿着平等河,经过乐江乡一路向北。这条河从雪峰山流下,沿河两岸的山谷,分布着众多的侗族村寨。从《中国侗族鼓楼》一书里统计的数据看,广西龙胜县侗族聚居的瓢里、乐江及平等三个乡镇,纵深一百多里,鼓楼就有一百二十余座,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座鼓楼。
平等河上游的平等镇,那里的600户居民,建了13座鼓楼。不但鼓楼多,而且“最小”的一个鼓楼仅是8户人家公有的。街两边遍布鼓楼,人们随手一指,“几分钟的路程”就有一个新的坐标。这里当之无愧是我国侗族鼓楼最密集的地方。小小的平等河谷,相对其他侗乡,人口并不多,也不见得更富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鼓楼?
这和鼓楼的用途与大小有关系。各地鼓楼的数量通常是由各村寨的大小及各寨的姓氏多少而定的。在侗乡里一般是一个族姓建一座鼓楼。湘、黔一带是侗族的祖居地,侗人居住的历史较长,一般每个村寨只有一个大族姓在那里繁衍,常是数百户共有一座鼓楼。像贵州黎平那样,能聚集那么大规模的侗寨,建造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华丽鼓楼,也是平常侗乡所不能企及的。
只为一面鼓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胖鼓楼修建得规规整整,远看鼓楼层层叠叠的檐角,巍峨耸立(左页图)。与汉地建筑不同的是,那外观像宝塔一样庄严的鼓楼的上半部建筑,其实是中空的,是留给悬挂鼓的空间——三江县的老墨师杨善仁介绍说:“鼓楼的鼓是以建楼剩下的大料掏空制成,鼓很长,两面蒙皮。” 鼓楼的内部其实只有两层,鼓会置于第二层。如果火塘在一层,鼓楼顶部便高悬一面鼓,如果鼓楼是吊脚楼式的,则一层通行,火塘和鼓都设在二楼。侗人记忆中的鼓楼老鼓,都是长约1米、直径约50厘米、两面蒙皮、腰部稍大(右页图)。现在大多数鼓楼的鼓毁坏后都没有再补设,有的鼓楼里还空留为登高敲鼓而设的“蜈蚣梯”。
拍摄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
八江乡
始建时间
清代
建筑样式
殿阁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小姓参居,也是服从大族的意愿,或无力、或不能建造鼓楼。所以,湘、黔地区的侗族村寨更大,鼓楼反而更少。
当同一个族姓繁衍扩大后,资源土地不足以供养时,需另辟村寨,随之增建鼓楼。龙胜鼓楼的数量,是因为该地开发较晚,来自异地的各姓移民多,大姓势力不如其他地区那么明显。于是小姓鼓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鼓楼的规模也因各姓氏族群财力的限制,外表显得简单朴实。
由于岭南潮湿多雨,本已不利于木造建筑的保存;加之鼓楼又立于村寨当中,楼内常年生火,极易受到火灾的毁坏,所以早期的鼓楼大多无存。侗寨遇到火灾后,往往是全寨皆毁。灾后重建,“要建新寨先建鼓楼”,是侗族人的格言。这个时候,侗族鼓楼里蕴藏的一个意义显现出来了——公有。当每个家庭都无家可归的时候,公共的场所“堂瓦”就成了大家精神的“家园”。
看鼓楼去南侗
侗族鼓楼的结构与造型,跨越千年,融合了历史上多个朝代,多地移民的文化,根据适用的原则,发展出被侗人理解和创造的形式美。
从外形上看侗族鼓楼,按一层平面的形状分,有四边形、六边形和八边形;按顶饰分,可分为悬山、歇山和攒尖等。从建造结构来说,鼓楼大致分为塔型鼓楼和殿阁型鼓楼。
外观似汉地塔式的鼓楼属于“塔型鼓楼”,很多学者认为这种鼓楼的外形是模仿杉树的结果,可能起源于侗民围绕杉木的祭祀,体现了侗族人的杉树崇拜,鼓楼建材也为杉木。独柱鼓楼是塔型鼓楼的初期发展形式,后来中心独柱扩展为4根柱,形成“回”形结构。塔形鼓楼平面为正方形(上部可能变为八边形檐),有5—13层檐(层数均为奇数),多见于南部侗区的贵州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外观为殿堂、楼阁样式的鼓楼是“殿阁型鼓楼”。殿阁式鼓楼可能起源于公房,即一处规模较大、为全寨议事的房屋。这种鼓楼的基本构造、外观与住宅相近,加建多层屋檐是为了强调其装饰与象征意义,多见于湖南地区。
不管檐瓦有几层,古老鼓楼的楼内多是两层,集会场所设在二楼,以美人靠围栏,下层立柱开放无隔断,有的可通行道路。而近代鼓楼多是只有一层地坪的。听老人说,近代鼓楼不做“吊脚”,是为进出更方便。在一些改建后只有一层的鼓楼,基础上还能看到保留着极低的吊脚处理。
这些改变,是因鼓楼功能正在变化。原本为议事和紧急召集才聚会的鼓楼,人们不会长久地停留,夏季要保持通风,冬季也无需强调保暖。而如今,老人们整日聚在鼓楼里,一些鼓楼一楼近代才增设围板,成为冬季烤火的“烤房”。同时,因避水患和虫蛇创造的吊脚楼,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不再“必需”了。所以,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消失的吊脚楼一样,鼓楼“闲置”的一楼被“有效利用”起来,另一些地方,则干脆直接省略了二楼。
梁思成在《建筑是什么》一文中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积累了世代的经验,创造出自己的形式,各有其特征,建筑也一样。……每个时代的特征总是一部分继续着前个时代的特征,另一部分发展着新生的方向……”这也是侗族鼓楼形象变化中恒久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侗族文化区与鼓楼分布示意图
由于族源与地理的差异,侗族形成了南侗与北侗两个不同的文化亚区,文化差异显著。一般来说这种文化区域的划分与方言关系密切,然而经学者研究发现,侗族建筑文化的地域分化与方言分区并不一致。鼓楼是侗族聚落的中心,北部侗区聚落大部分没有鼓楼,或受汉文化影响,兴建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形成聚落中心。南部侗区的聚落空间则更多地表达了侗族文化的独特性,其西部亚区多建塔型鼓楼,其东部亚区多建殿阁型鼓楼。自律和自卫,将女性边缘化的鼓楼
鼓楼作为侗族男性长老议事和重大活动的集会点,往往和祭祀鬼神与祖先的萨坛相依邻。萨坛是侗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萨”是祖母的意思,是远古时代能征善战、保护侗人,引领侗人迁徙的女性祖先。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多神,他们认为花、树、水井、门等,都由不同的女神掌管。
萨坛在侗语里叫“百”,是石头堆叠的意思。标准的萨坛上会种一棵树,是立萨坛时就种上的,树种没有限制。
侗寨“圆心”这两座百岁鼓楼在外形上有点相似,都是攒尖顶设计,架鼓的空间高耸而密实。
在侗寨里,在现代化的水泥建筑大量修建以前,鼓楼的确是全寨最为美丽、风格最特殊的建筑了,这也显示出鼓楼是侗族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一处公共场所。侗族和周边民族人与人之间、寨与寨之间、民与官之间的尊重和自律,就在侗人不断地复建鼓楼、不停地在鼓楼内集众讲款时被不断地凝聚着。
马田鼓楼
拍摄地点
湖南省
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
始建时间
1644年
建筑样式
殿阁型
芦笙鼓楼
拍摄地点
湖南省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
始建时间
1829年
建筑样式
殿阁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文革”时期,许多萨坛都损毁了。在侗乡,如果你看见有人在古树下跪拜,也许那曾经就是个萨坛。但我也见到了新的萨坛,并没有种树,那就是文化在断断续续中遗失的环节。
有人说,鼓楼来源于杉树崇拜,我觉得那有点形似,也许就是个巧合,是出于萨坛神树崇拜的混淆。老鼓楼外形的风格,其实更接近于汉唐望楼。萨坛是女神的府邸,而鼓楼是男性的地盘。以前,一些地方的鼓楼还有“穿裙子的人不能入内”的说法。
在湖南通道阳烂鼓楼,我听到鼓楼下传出动听的侗族琵琶歌。好奇的我从墙缝里看见,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在里面看电视。敲开紧闭的木门,坐进去。因为她们讲侗话,我只能简单地问几句。老婆婆用我勉强能听懂的当地话说:“现在的鼓楼分男女,男的去那边(新鼓楼),女的在这边(老鼓楼),解放前,女人不得进(鼓楼)。”
当然,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广西和贵州的侗族人,不知道是年龄还是地域的区别,后两地皆说没有这样的禁忌。他们有的说侗女学大歌的时候都会去鼓楼,有的说以前女性不去是因为没空,或者是“不方便”(夏天男人衣着不整)。尽管有不同的解释,但我们看到的关于在鼓楼举办的仪式里,都是男性寨佬出场,女性确实退居于旁观者的位置。在传统崇拜女性神的侗族,何时出现了将女性边缘化的鼓楼呢?
这大概要从飞山公说起。飞山公,是继萨岁之后,由侗族普遍认可并祭祀的男性祖先,是侗族公认的款首。杨氏后人编著的《杨再思传》记载:飞山公,本名杨再思,唐朝人。他和他的10个儿子先后被唐、宋朝廷封官袭爵,得以封官世袭,封地遍布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也就形成了今天侗族主要聚居区的框架。
然而,鼓楼这种村寨公共建筑并非杨再思创立的。鼓楼建筑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建于寺庙里、城墙上、市井中,起着报时或传讯的作用。而在村寨中设立鼓楼,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宋人《孔氏谈苑·封置鼓楼》所说北魏年间中原汉地就开始了的。而侗族鼓楼的产生和存在,和飞山公杨再思,以及他和族人缔造的军事集团则有着紧密的联系。
过去,只有在节日、集众商讨大事或发布消息时,才由“鼓楼公”或是“传事”敲鼓,其他人不得击鼓传讯。鼓楼公专职看护鼓楼,兼负责清洁打扫,保持鼓楼内火塘常年有火。
也许正是杨氏一族在侗区数百年的军事化管理和经营,建立起传讯和召集的制度,才使得这些制度形成“款”(条约),深植于侗人心中,将侗人团结在一起,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
千岁鼓楼
喜文楼可谓“千岁鼓楼”了,这座典型的塔型鼓楼始建于公元10世纪,从它的年龄和它的建筑形制来看,这座鼓楼在始建时一定有着很高级别的身份。侗族鼓楼是全寨居民的公共空间,因此全寨居民都会积极参与到鼓楼的规划、设计与建造过程之中。鼓楼建造首先要确定鼓楼的规模与形式,由寨民共同决定鼓楼的高度、层数与屋檐形式,之后由掌墨师傅来进行设计。
喜文鼓楼
拍摄地点
湖南省通道
侗族自治县陇城镇
始建时间
980年
建筑样式
塔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鼓楼看什么
1外观
从外观上看,每座鼓楼都包括了阁底、塔身、亭顶。楼底平面均为偶数边。塔身各层平面也为偶数边,多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立面均为奇数重檐,矮小的鼓楼有3—5层重檐,高大的鼓楼可达27层,高40多米。关于鼓楼的檐层数,最统一的说法是“要单数”。至于为什么要单数,侗族老人们只说是祖上定下的规矩。单数除了“吉祥”,更深入的还有“阴阳”说法。“单为阳,双为阴”起源于古代阴阳学,是建筑堪舆的传统内容。从选址开始就非常注重风水的鼓楼,层檐为单数,以求得更有利的能量。鼓楼的顶部,大致可分为平顶和尖顶,平顶的鼓楼多为四角,相对较朴实庄严,尖顶的鼓楼则有四到八角,形制高耸,与塔更相似,立于寨中愈显突出,是新建鼓楼的热门款式。
2装饰
鸟,是侗族文化中一个神秘的符号,侗族男女的盛装中都有羽饰,它也是侗乡各地鼓楼上一个标志性的装饰。这些鸟,有的位于鼓楼各层檐角,有的位于鼓楼顶尖,还有的以羽毛和丝线结成彩饰,在鼓楼落成的时候,由寨里的女人们寄托祝福和心愿,挂在鼓楼最高的横梁上。这些鸟,有的羽翼丰满全身亮相,有的身躯朴拙,似一只陶哨,还有的仅以喙(嘴)部登场,若看到那种又细又尖的檐角,就是当地人说的仙鹤嘴了。看到有些“仙鹤嘴”被刻意地弯曲,我访问了当地老人。他们说:“那样是为了避免仙鹤寻食时冲撞了嘴角相对的居民家的风水。”这样的说法不一定是准确的解释,但它同时证明了侗族人之间谦和礼让的心态。除了鸟,鼓楼结构上的主要装饰,大多是鼓形的石柱墩和简单的垂瓜柱。较精致的鼓楼里,偶尔可见猴子形象的矮柱或驼峰。
3结构
每座鼓楼的建造工地,都是一代墨师展现技艺的舞台。左页的建筑平面图是墨师陆怀德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邦洞镇的尚贤鼓楼所绘制的。小型鼓楼通常由四或六柱支撑,这些主柱叫金柱;大型鼓楼因建筑占地面积大小区别,外围会增建12或16根檐柱。鼓楼内部的上层结构,有的简单如素面,有的繁复如刺绣,变化的只是结构,较少对其施以彩绘和雕刻装饰。传统木造建筑,墙塌屋不倒,是一场梁、柱、枋、檐之间的力量平衡游戏,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基本原理,每个墨师都能玩出个性的花样。所以,在侗乡常见外形相当,内部结构各异的鼓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擂动战鼓的鼓楼,如今笙歌飞扬
大清早在街上溜达的我,发现一群群盛装的芦笙队静静地集结在寨外。他们陆续在寨边缘的地方停下来,由领队整理了队伍,然后一阵芦笙鸣响起来,随着大大小小芦笙管的摆动,男男女女的队伍开始缓慢前进。路人说,他们是来参加肇兴芦笙节的村寨队伍,吹的是进寨曲,要一直游行到鼓楼坪前集合。
肇兴的街道挤满了人群,客场的芦笙队一个接着一个,一起吹开了。芦笙手们竭尽全力,力求使本队的曲调从混乱的现场声中脱颖而出。芦笙队里那些老练的大叔、腼腆的小伙子和脸上绯红的姑娘,在人群的瞩目下卖力地展示着他们的芦笙技巧和服饰形象。
鼓楼前,声势浩大的主场大歌队和芦笙队已站队迎候。存放在鼓楼上的芦笙,被取下来靠在凳子上,只等客队入场后才能拿起吹奏。纷乱中,客队的芦笙渐渐落下,震耳的歌声忽然响起。那歌声像冲进山谷的瀑布,让其他的声音都消失了,混在人群中的我,陶醉在歌声里。如今虽时隔多年,想起来,还是心驰神往。
香香是我搭讪认识的姑娘,她妈妈嫁到街上来以前,家在山上的寨子。小时候听阿婆讲,鼓楼是寨里的男人议事的地方,寨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在鼓楼里商定的。如果发生了大或紧急的事,传事到鼓楼敲鼓,全寨的男人都要带刀枪按时到鼓楼集合,不到的人会被处罚。还有每到年节,全寨人要集中到鼓楼听款,那款约年年讲,从小到大人人都是听熟了。谁犯了款约,会被按款付出昂贵的代价或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比如罚一头牛充公或者用牙齿拔出钉在鼓楼柱上的长铁钉之类,所以没有人敢轻易违反款条。后来,鼓楼里的鼓不知何时不见了。
以前她学侗歌是在歌场跟着大人学,周围寨的芦笙队进寨来比赛,或者来“月也”(做客)的时候,大伙集中到鼓楼坪跳“多耶”(集体舞)。待嫁的姑娘们会提着油灯到鼓楼坪照亮,鼓楼坪成了年轻人交往的场合。原本后续还有未婚男女的“坐夜”(小群体在家里对歌、打油茶)活动,随着年轻群体的外出打工,村寨间坐夜的活动也难以为继了。
如今到鼓楼里学唱歌,是香香这一代小姑娘的日常课程。现在寨里通电,鼓楼有电灯,不用像上一代人提油灯夜行了。
鼓楼里回荡着歌声,这歌声是姑娘们的天分,也是鼓楼的杰作。鼓楼在建造时,业主会在天亮前,到勘定的地坪下深挖一个大坑,埋下一个巨大的水缸,之后上面盖平填好,才由墨师开始建造上面的木结构。那口大水缸为鼓楼日后的音效,埋下了伏笔。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戏台中常用的手法。曾为战鼓传讯设计的鼓楼,如今成了欢乐的歌台。
墨师的鼓楼,就是密密匝匝的梁枋
“见树多,见人少”是侗人自嘲的俗语。侗族人精于木道。旧时,每个侗族人一出生,长辈即会为他种下18棵杉树苗,作为孩子出生的纪念,叫作“十八杉”。长到11—13岁时要到鼓楼取个正式的名字叫“鼓楼名”。等到18岁后,孩子长大成人,树亦成材,即可采伐来另立新居,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成为“房奴”。在对树木有着长远计划的侗族人里,对木头的计划和使用达到最精准的,就要数侗族的墨师了。
组团的侗寨
肇兴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那里有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海拔410米,位于峡谷中的狭长盆地,四面有山环绕,两道溪水分别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穿寨而过,归入八洛河,再流入都柳江。最早只有陆姓侗族人迁到此地安家落户,后来随着外姓迁入得越来越多,渐渐分化为5个大姓各自的自然寨。这5个自然寨中,礼团与仁团、义团的家庭血缘相近;智团与信团是后期迁入的,血缘联系不够紧密。肇兴大寨这五个自然寨形成了紧密的地缘关系。肇兴大寨的5个自然寨现划分为3个行政村,其中肇兴上寨村包括仁团与义团,肇兴中寨村仅礼团一个自然寨,肇兴村包括信团与智团。
右页地图显示了5个自然寨的地缘关系,以及各寨内部公共设施的布局情况。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侗寨除了鼓楼以外,还有其他几类必需的公共设施:萨坛、戏台、花桥、鼓坪、墓地。在侗族的俗语里,“厢美”指木匠或木工师傅。“厢墨”则指掌墨师,他们是高级的木匠,只有墨师才能主持鼓楼的设计和建造。在侗乡,建鼓楼是一件大事,鼓楼建成后,墨师的名字要写在大梁上,流芳百世。作为建鼓楼的墨师,那也是一件无上的荣耀。建得不好,结果自然不用说了。所以,每个墨师都会殚精竭虑,细细考量。
出了高定,平坦乡的道路一点也不平坦,汽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前往林溪的山路上。高定是湖南通道最边缘的一个村寨,与广西林溪相邻。到达山顶的省界,俯瞰林溪方向,山岭绵延,满目叠翠。正好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政府的朋友杨毅打电话来问何时到。
和杨毅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他在三江县旅游局工作时我们就认识。这次多亏他热心的引荐,我才有机会见到90岁高龄的侗族墨师——杨善仁老师傅。广西林溪杨家,世代传承,是广西侗族墨师里坐头把交椅的人。他父亲是个木匠,是1912年复建程阳永济风雨桥的六首士之一。儿子杨似玉,领头建造了三江鼓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已是广西新一代墨师领军人。
溯源杉树
上图是一座“回”型鼓楼,下图是一座独柱鼓楼,它们都是典型侗寨里的传统鼓楼样式——塔型鼓楼,若向根源上追溯,有一种说法是,这两种样式的鼓楼均可追溯到侗族古老的杉树崇拜习俗。有一幅图示可以说明这个演变的过程。
从外形上看,独柱鼓楼的确很像一棵杉树。在鼓楼的内部中央有一根杉木,原本就是一棵杉树的完整树干,这座鼓楼的高度也是由这根杉树干的长度来决定的。而当你站在独柱鼓楼的中柱下仰头看时,会看见密密的数百根横枋,从数十米高的中柱上向四方发散,背景是檐下层层叠叠的瓦片如叶,枝叶井然有序,真的犹如站在巨树下!
中兰鼓楼
拍摄地点
贵州省
黎平县中潮镇
始建时间
16世纪
建筑样式
塔型
独柱鼓楼
拍摄地点
贵州省
黎平县岩洞镇
始建时间
1636年
建筑样式
塔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岩寨鼓楼里,找到了正在烤火的杨善仁老师傅。人群中的杨老师傅穿着一件旧棉袄,和周围的老人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说起当年为广西博物馆建鼓楼,杨老师傅是滔滔不绝:墨师建鼓楼没有图纸,所有的格局都在墨师的脑海里。现场有多少根料?多少根能做柱?哪一根宜做梁?哪一些来做枋?一把尺比比划划,就全计算好了。按照墨师的交待,木匠师傅凿眼的凿眼,开片的开片,从开工到落成,一年半载就完工了。
盛行密檐斗拱
鼓楼的规模大小、高度、平面形状等要素,除与村寨的大小、族系、富有程度和杉木原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定居落寨的先后、村与村之间的从属、同一村寨中的族系从属等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业主的主观意愿和墨师的技术能力。从江县下江镇宰养村的高阡鼓楼拥有17层密檐六角攒尖顶结构,是从江县108座鼓楼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代表性鼓楼之一。从外观看,高阡鼓楼类似密檐塔,最上一层屋顶上安置一根类似塔刹的柱子。最上一层屋檐之下有多层出跳的斗拱。有学者认为,这种密檐式斗拱鼓楼是受汉地佛塔影响的产物。
高阡鼓楼
拍摄地点
贵州省
从江县下江镇
始建时间
18世纪
建筑样式
塔型
一个有远见,能统筹的人,才能当好墨师。用错了梁柱或浪费了材料,超出了业主的计划,都是一个好墨师不能容忍的。杨老师傅年纪虽然大,但思路很清晰。他说:以前的鼓楼只做两三层,比较简单,比划一下说说就可以了。现在建筑技术进步了,鼓楼建几十层,就要做个图纸仔细规划一下了。
聊了一会儿,杨老师傅站起身,离开火塘,要亲自带我去看平寨新建的独柱鼓楼。路边经过萨坛,他告诉我:“这个是从老萨坛搬来的,老的还在寨子后面。”走过林溪桥,他说:“水少多了,当年大水冲毁上面的鼓楼,过了几年才得重建。”一个老墨师,心里装的满满都是侗乡的历史。
有性别的场地
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拥有13层密檐八角攒尖顶结构。鼓楼前方有一长方形水池,这是侗寨里常见的公共消防设施,有场地条件好的侗寨,房屋前后的水塘,也是此功能,至于造景效果是附加赠送的。鼓楼是男人们商议大事、交流信息的场所,平时是不欢迎女性进入鼓楼的。只有重大活动时,才有可能邀请女性长者进入鼓楼。平常日子里,男人们在鼓楼的火塘边烤火,女人们则在鼓楼近旁的一所专门为女性设置的烤火房里聚会。直到今天,侗族人与身边的建筑之间,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联结。左页上图为侗族男女在鼓楼前对歌游戏,左页下图为侗族妇女们在烤火房里聚会唱歌的情景。
告洛鼓楼
拍摄地点
贵州省
黎平县双江镇
始建时间
1584年
建筑样式
塔型
增冲鼓楼
拍摄地点
贵州省
从江县往洞镇
始建时间
1672年
建筑样式
塔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说中,侗族鼓楼起源于大杉树,持这一看法的人认为独柱鼓楼是早期鼓楼的“活化石”。我听过古代侗族为飞山公修庙的时候,就是在四棵相邻的大杉树上直接建楼的故事。也亲眼看到了几座独柱鼓楼,当我站在程阳平寨独柱鼓楼的中柱下,仰头看时,密密的数百根横枋,从数十米高的中柱上向四方发散,背景是檐下层层叠叠的瓦片如叶,枝叶井然有序,真的犹如站在巨树下。
独柱鼓楼是侗族木造建筑的独特产物。令我惊异的不是鼓楼的整体设计,也不是高度和构件的数量、种类,是每一层插入主柱的八根横枋,在同一个水平面,是以怎样的角度与对面的枋擦肩而过的?它们就像刀剑插活人的魔术,在盒子里变着戏法。鼓楼的魔法由墨师控制,用木头变化着花样。
与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杨老师傅说他从未正式拜师学艺,木造手艺源于自学。尽管比杨老师傅的记忆少了半个世纪,我的脑海里也有自己的木造印象。70年代,家里第一套五斗柜,是父亲亲手做的。没有木工基础,整天和铁机器打交道的父亲,凭着和木工房哥们的交情,学来了刨、錾、榫的手艺,买了木料就干了起来。年幼的我只会每天蹲在马扎旁,等着爸爸刨下来卷卷的刨花,拿去烧火玩。柜子做好的时候,邻居们的羡慕和赞美令我也得意了很久。后来,我的哥哥,年轻的退役运动员,竟然也能为自己打造一套结婚的家具。木工,曾经离我很近。
“形象大使”
无论多么偏远,侗寨至少是一寨一鼓楼。而那些处在交通要道上的兴旺宗族,当人口越来越多时,便渐次依血缘亲疏而兴建新的侗寨,继而建起新的鼓楼。密集处,鼓楼间相距不过一两百米。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的兰耍鼓楼自1858年修起之后,又在20世纪见证了3座鼓楼新秀的崛起。三省坡下,侗寨的新房越建越高,鼓楼也越来越高,鼓楼早从“治安管理员”的身份,转为了侗寨的“形象大使”。随着家居物料的变革,分工的细化,木工的技艺正在飞速地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侗乡仍然使用木结构房屋,人们对木楼的喜爱,使新兴的建筑即使用钢筋水泥做好底层,也仍会在上面建造数层的全木结构。加上各地开始意识到鼓楼这种独特的建筑形象,能为地方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鼓楼的建设也在侗乡如火如荼地铺开。大量的市场需求,使毕生忙碌在木造工地的墨师越来越多。像杨师傅这样原以家族传承为主的墨师也开始带起徒弟来了。
墨师的工作是流动的,随着口碑的传扬,拥有良好技艺和德行的墨师能得到上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外的工作邀请。就像广西平等有请湖南墨师,而三江的杨善仁师傅,马上要在孙子的陪同下飞往大连工地。
杨师傅一家的经历,代表着侗族墨师的使命和时代机遇。尽管墨师们生长在乡野,凭借对传统木造技艺的坚守和传承,为自己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为木头痴迷而骄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