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县委书记

2015-04-08 21:28:05 作者:何毅 贵阳市修文县委组织部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据人民网报道   19956月,中组部表彰了100名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他们是从2800多人中精心遴选而来,入选几率仅为3.5%。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让人感慨万千的是,这些佼佼者中,有的官运亨通,有的原地踏步,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因公殉职,有的锒铛入狱。通过他们不同的结局,印证了他们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

              政绩观:对上对下对历史负责

  “县委书记主政一方,责任重大,决策中的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指出,尤其是当前,基层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县委书记的压力和责任更加重大,既要对上负责、对下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对上就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下就是对基层百姓负责,对历史就是政绩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化解前面积累的矛盾包括偿还欠下的债务,同时不要给后任留下麻烦。

           权力观:秉公、民主、阳光、谨慎

   县级政权在国家组织机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县级党政班子承担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的重要责任,而县委书记在县级党政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县委书记直接掌握着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策权,这个权力用好了,就可以造福人民,甚至留名青史;如果没用好,就可能会锒铛入狱。一位落马的县委书记在忏悔书中写道:“在有权力的时候,切记要珍重,要慎用,决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意味着“要秉公用权,不以公权谋私利;要民主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要阳光用权,自觉接受监督;要谨慎用权,常怀敬畏之心”。

             利益观:物质利益不是追求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别县委书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把领导的信任当成了捞钱的机会,成为了金钱的俘虏,最终走向上不归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是忠告,也是一句警告。在传统社会,当官既是权势的标志,也是发财的同义语。然而,时代不同了,如今当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与过去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县委书记,在从政过程中,唯有断掉发财的念想,决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只要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为民谋利上,才能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一身正气。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做一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县委书记。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