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作风抓常抓细抓长
2015-03-14 18:14:03 作者: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 彭继军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干部的作风问题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作风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集中教育活动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紧跟形势任务需要,把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把党的中心工作与党的作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才能做到常抓常新、扎实有效。
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健全日常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约束机制。一言一行显品行,一事一文见作风。作风看似无形,又无处不在。把作风教育通过约束性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作风行动,是日常性开展作风教育的有效手段。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章发表、廉洁从政等日常工作行为规范方面,细化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明确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的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后果。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在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中,潜移默化进行作风教育,促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以身作则、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突出主题活动教育,建立健全定期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运行机制。纵观党的历史,每当我们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时,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时,党员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都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改进作风的一条重要途径和经验。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近年来的“三讲”、“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极大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改进。
突出实践培训教育,建立健全系统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培养机制。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当前,“重能力、轻作风”的倾向明显,作风教育无论是在课程开发、教学设置,还是在组织经验、考核方法上,都要相对滞后于能力教育。改作风要从加强作风教育入手,让作风教育成为培养好干部的必修课。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纳入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和教育内容,把握领导干部初任培训、在职岗位培训和公务员录用培训等各类干部培训特点,系统性设置作风教育内容。依托市委党校在线学习园地,发挥分散、便捷、反复的优势,不断扩大参学范围。作风教育需要从书本中吸取理论和知识营养,更要到社会实践中去磨炼,要把实践锻炼纳入教学体系,通过上派挂职学习、下派驻村帮扶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改进作风、增进感情。
突出示范带动教育,建立健全多领域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激励机制。示范引导是作风建设的无形力量。好作风需要在日常引导中养成,让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注重发现培育作风典型,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以优良作风教育人、以优良作风影响人、以优良作风感召人,激励大家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领导示范带头,干部才有榜样,群众才会服气,作风建设才能持久深入,形成一级带动一级的示范效应。以选好典型、树立榜样为目标,定期开展各类“感动人物”、“先进集体”等评选活动,树立能够符合作风建设要求、体现岗位特色、具有鲜明人格魅力的先进典型。利用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更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具有教育和挽救干部的双重功能。
突出媒体舆论教育,建立健全全天候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宣传机制。舆论宣传是开展作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形象、鼓舞人心、养成风气的有效手段。要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作风建设内容、身边先进典型。通过在党报、电视开辟专栏,通过政务微博、手机报发布新闻,通过户外广告、LED屏加强宣传,通过演讲征文、辅导讲座加强教育等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宣传身边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紧跟作风建设节奏,适时刊发评论员文章,开展舆情引导,放大正面声音,强化正能量,办好办活各级党建网站,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氛围。通过举办理论研讨、先进典型事迹报告等,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履职尽责、尽心服务的良好习惯。通过道德讲堂、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