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青海高台又称“抬搁”、“高会”,在青海省社火中,高台被称为“空中杂技”、“空中戏剧”、“空中舞蹈”,至今已经流传600多年。高台表演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把八九岁的孩子绑在数米高的杆子上少则个把小时,多则5、6个小时进行表演。3月3日,记者详细了解了高台制作的全部过程。
高台的制作,由特别制作的四轮推车为高台的底盘,来固定高台的主杆和支架。主杆上的支架根据表演内容的不同来分叉,支架之间都是由活动关节组装而成。经过多少年的实践经验,熟悉高台制作的师傅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掌握重心,防止高台倾倒。为了更加美观,主杆和支架都会用塑料花草等加以装饰。
多巴镇火神会的祁师傅告诉记者,表演高台的演员都是村里八九岁的小孩。表演当天,小演员们要早早起来,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会给画上相应的脸谱。高台表演的题材广泛,有如《劈山救母》、《福禄寿》等神话传说,又有《铡美案》、《文龙归案》等历史故事。各路英雄好汉、仙人大神的故事都在几米高台上精彩演绎。
之后,小演员们将会在高台相应的位置绸缎加以捆绑固定,在进行穿衣打扮。固定的过程复杂,一般都要2小时,到表演结束,小演员要在高台上呆将近6个小时。高台表演时由4至8人来抬或推固定高台的架子车,另有几人用特制的丁字形长杆加以保护,并随时撑起低于高台的电线等阻碍物,跟随社火表演团队走街串巷。
生活在多巴镇的村民都已经说不清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高台表演,但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已延续至今。
多年来从事青海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青海花儿研究会会长滕晓天告诉记者,青海省的高台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之后的发展中,青海高台融合了黄河、高原文化,逐渐呈现出现在反映青海本地文化的高台表演艺术。
下一篇: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