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场哲学”带上“紧箍咒”
2015-02-13 11:15:23 作者:李聪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到有些干部奉行“领导没安排,我何必自告奋勇?领导没留意的事,让我发现了,领导会没面子,同事还会认为以为故意在领导面前表现呢!但要是领导安排我,那我肯定及时如实上报。”这种所谓的“官场哲学”。
在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到有些干部奉行“领导没安排,我何必自告奋勇?领导没留意的事,让我发现了,领导会没面子,同事还会认为以为故意在领导面前表现呢!但要是领导安排我,那我肯定及时如实上报。”这种所谓的“官场哲学”。
在工作中,有些干部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是没有发现,但往往都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为领导没看见、没安排、没指示,非领导所指不看,非领导所说不干,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即使主动也只为领导主动,这种工作态度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基层干部,工作方面主要就是上传下达,对上而言,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向上汇报,坐等上级指示这是工作上的失职;对下而言,基层干部处于与人民大众交流接触的第一线,能否及时对群众反映的各方面问题及诉求进行处理直接反映执政水平,关系到党的形象,位置小、责任大。基层干部只有深刻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时刻保持积极主动、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勿迷信“官场哲学”,才能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基层干部工作做的好不好,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领导的肯定固然重要,但真正体现工作水平和能力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在干部考核评价中,应该给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群众满意度作为基层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给迷信“官场哲学”的干部戴上一个“紧箍咒”,改善工作作风,形成良性循环。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