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黄板:党委工作扫描
2015-02-10 14:03:15 作者:龙树刚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一、擦“两大名片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松桃自治县黄板乡积极抢抓新机遇,从容应对新挑战,努力破解新难题,全力推进“和谐黄板﹒美丽黄板﹒生态黄板﹒富裕黄板”建设进程,扎实有效开创了各项事业持速快速健康发展新局面。
一、擦“两大名片”,构民生工程典范高地
一年来,该乡党委按照“新旧并举、完善设施,提升服务、综合配套,突出典范、递次辐射”的思路,大力实施城镇化配套带动战略,制定了黄板乡总体规划(2011—2030),坚持把擦亮“峥岘新农村、卡落小城镇”建设作为城建带动、产城带动、经济带动、农旅带动的“两大名片”积极打造、全力攻坚,切实改善了民生,增进了人民群众福祉,引领了瓦厂、龙洞、彭宗等10余村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构建了民生系统工程典范引领示范高地。
在峥岘新农村建设方面:共累计完成投资3800多万元,完成征地面积96亩,房屋主体建设完工102户;建成峥岘完小教师公租房48套;建成主街道800多米、人行道1500多米、风雨桥1座;建成并硬化1200㎡休闲文化广场1个,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处、排污沟1800多米,建房点实现了“六通八有”;在卡落小城镇建设方面:共累计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了88套民用房;卡落村委会修建并投入使用;卫计服务大楼装修完工,邮政大楼建成,信用社大楼四层主体建设完工;乡客运站建成即将投入运行;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完工;完成了卡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安装路灯30多个;完成了卡落大道、凤田街、大金路、大勇路等道路改造;对小城镇域内主干道两侧和商住区进行了全面硬化、绿化、美化及亮化,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硬化街道750米,小城镇实现了“区净、灯亮、地绿、道路‘户户通’”的“净亮绿通”格局;
二、采“划片定人”,释便民利民惠民红利
一年来,该乡党委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一任务,按照“先调查、再研判、后实施”原则,采取“划片、定人”的强劲举措,有效扮靓了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了便民利民惠民红利。
年初,该乡及时成立了三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并对应工作小组分别划定了黄板、瓦厂、峥岘三个项目实施“片”。同时,严格推行“定一人、全一村、促一片,定多人、全部村、促三片”的划“ 定人”基础设施建设分工分片分人推进模式,全覆盖对全乡各通村路、通组路、联户路、休闲广场、村级活动场所、农田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以台账寻项目、项目配台账的方式,力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盘落地、遍地开花。
目前,全乡共投入近500万元硬化了32.5km通村组及联户路,其中:瓦厂至小湾9.4km、彭宗至瓦厂3.5km、彭宗至大彭宗2.5Km、茶园坳至大坳5.7km等;投入“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0万元,完成龙洞、卡落通村组路等基础设施硬化;全乡进村道路硬化率达90%、建制村通畅率达85%,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与 “村村硬、组组硬、户户硬”的“三通三硬”村道硬化亮化网络体系;投入资金290万余元完成249户危房户改造;瓦厂村高标完成小康“六项行动”建设,率先达到小康人均收入标准。
三、抓“土地流转”,转“三片八区”农旅合体
一年来,该乡党委为充分发挥土地效益,盘活土地存量,坚持以“因地制宜调结构,依托市场谋转型”农业发展为主线,采取2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扎实抓好土地流转,通过出租、互换、转让及转包等土地流转方式,有效转出了“三片八区”农旅特色集合体。
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3500亩,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3000余元,有效释放了娃娃鱼、野鸭、鹧鸪、烤烟等特种养殖多级示范效应,初步转出了峥岘片、黄板片、瓦厂片,林竹区、茶业区、烤烟区、药材区、经果区、百合区、散水娃娃鱼养殖小区、东方红立体生态旅游观光区的“三片八区” 农旅特色集合体。一年来,全乡共完成水稻播面1.1万多亩、玉米播面0.5万多亩、红苕播面0.6万多亩、小麦播面800多亩、马铃薯播面6100多亩、冬春蔬菜播面4000多亩、饲草种植400多亩、油菜8000多亩、烤烟900多亩、经果林200多亩、野鸭6000尾、苗王湖实现农旅收入近1000万元等,日本甜柿200余亩,大棚西瓜200亩。
四、建“三大机制”,“扭”社会和谐稳定“阀门”
该乡党委紧扣“和谐稳定发展”主线,建立以“网格调解为主、协作稳定为补、帮教安民为辅”的一体化综合性社会维稳机制,全面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振了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精气神。
在网格调解方面:全乡构建了“全乡一网、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乡—村—组”三级网格化司法调解工作机制。目前,全乡共有28个村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150多人,其中乡级19人、村级130多人,调解人员中初中以上学历130多人、大专学历7人、本科学历7人。今年来,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50多起、成功调解50多起,调解成功率100%。
在协作稳定方面:按照“一年一签”模式,与秀山县梅江镇签署了2015年《边区治安联防协作书》,约定常态化共同开展边界巡逻、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边区跨界纠纷调解、处理跨界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双边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等协作工作,建立了“全时空、立体式,多方位、拉网式”打击有力、控制有效的边区协作防控大体系。今年来,共联合解决边区矛盾纠纷20多起,开展边界联合巡逻、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等30多次。
在帮教安民方面:该乡党委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作为构建社会和谐、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推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档案建立和管理及时到位;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探访和教育及时到位;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扶及时到位”的“三个及时到位”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帮教对象生活自信、生存技能、重新融入社会能力,有效杜绝了违法犯罪活动再次发生。2010年至今,全乡共接纳社区矫正人员20多人,按期解除矫正7人,在册矫正人员16人;共登记刑释人员60多人,通过帮教解困工作,有18人成了当地致富能人,安置帮教工作得到了具体体现。今年来,共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公益活动近10次、帮扶慰问近10人。
一年来,通过“网格调解为主、协作稳定为补、帮教安民为辅”的一体化综合性社会维稳机制,全乡实现了“小矛盾纠纷不出组、大矛盾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的“三个不出”社会稳定和谐大格局。
五、强“四个抓手”,促干部职工作风转变
一年来,该乡党委强化“抓学习、抓建制、抓考核、抓廉政”“四个抓手”,积极力促全体干部职工作风大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大和谐。
一是抓学习。通过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制、上交心得体会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廉政主题学习活动,
切实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并利用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常态化廉政学习教育。同时,狠抓“7+4+3”、“六风一卡”、“五去五求”、“三个开刀”及“整改微行动”等作风建设学习;二是抓建制。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黄板乡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管理制度》、《黄板乡财务管理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10余项制度,并实行“分片”管理模式和包片负责制,及时把各项工作分解到村、组,落实到岗、明确到人;三是抓考核。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分类、指导,把各科室站所、28个村支部按照好中差分类,把党建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目标,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修定完善了《黄板乡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黄板乡干部管理规定》,积极规范干部行为,对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实行量化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干部年终待遇挂钩制和“奖头罚末拉中”的竞争激励工作机制;四是“抓廉政”。制定廉政谈话制度、廉政述职制度、廉政承诺制度、廉政党课、群众评议制度“五项廉政制度”,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干部,用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影响干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提高全乡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通过与村级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不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反腐倡廉工作,强化了广大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监督,促进了村两委干部正确履行职责。
六、推“三个零法”,提党建服务群众能力
一是“零距离”寻民忧法。组织3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对全乡28个村进行常态化进驻,并采取调查研究 、进寨入户、走访慰问、召开会议等形式,主动寻访困扰群众最最忧虑的民生难题。二是“零距离”听民言法。在践行群众路线时,充分利用手机、群发信息平台、宣传栏等手段,搭建党群干群交流沟通平台,深化科学民主决策、群众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大力推行村级“党群干群民主议事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听取问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零距离”解民难法。争取资金、项目扶持,并集中捆绑专项使用,着力解决帮扶群众资金量小、分散难题。同时,还整合了乡、村及社会资金近80万元,以合力的方式最大限度弥补了帮扶群众资金、项目不足困境。此外,驻村党员干部还负责协调、规划、及帮助村级组织提高自我解决问题,自主谋求发展,依靠和发动群众解难事的能力。
今年来,该乡党员干部职工共深入村组3000多次、走访群众4200多户,为群众解决困难2800多件,收集整理出群众反映的问题700多件、已协调解决680多件;投入35万元,建成村级活动场所1个、维修村级活动场所4个;发放贫困学子助学金近5万元;发放医疗报销资金310万余元;发放养老金265万余元;发放救灾救济款27万余元;发放2种粮直补5.8万余元;查处民生特派问题资金48万余元。
七、画“两个圈子”,聚党建服务发展合力
该乡党委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以“三级联创”和“乡村联建创五好”活动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和引领功能,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集聚党建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结合全乡32个党组织、28个村及黄板、瓦厂、峥岘三大片区实际,在党建服务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行“乡党委‘一把手’主抓三片、负总责,乡党委成员抓一片、负细责”的“一个党委班子抓到底的“党建” 工作“大圈”模式和“以驻村干部任组长、村组党员干部为成员的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 ”共抓“党建”工作到底的“小圈”模式。以“两个圈子”的方式有力“圈”住了全乡党务工作者推动党建服务经济能力,以强大合力凝聚了党建促经济的拳头效应。
今年来,以“创业标兵”党员扬帆、唐朝阳等为代表的近40名党员和以鑫鑫养殖协会、松桃民心中药材合作社为代表的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典例,带动致富收入近1000多万元,党建服务经济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八、用“四+五法则”,夯党员队伍高规建设
一年来,该乡党委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原则,把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助力“民心党建”深入实施的重要牵引力狠抓落实,积极完善高质量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后备库”建设。
在党员发展程序上,该乡严把“入口关、考察关、民主关、公示关”“四”个关口,坚持做到“不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的一律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纯的一律不发展;政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发展;不参与党的知识学习培训的一律不发展;培养考察时间不超过一年的一律不发展”“五” 个一律不发展,有力健全了全程式党员发展程序及机制,强力扫除了党员队伍建设固有的“老、旧、弱、拖沓”等不良现象。
目前,通过“四”个关口和“五”个一律不发展“四+五法则”,全乡共吸收入党积极分子40多人、新发展党员20多名、按期转正党员近20名。“荣登中国好人榜”卡落村村主任龙大勇、“道德典范”唐祖权.....展现了一道道黄板党员靓丽新风尚。(贵州省松桃县黄板乡 龙树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