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博客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报道重庆

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建议:中小学生守则抽象应修改

2014-03-09 13:26:21 作者:admin 来源:重庆晚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建议:中小学生守则抽象应修改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这些句子,你还记得出自哪里吗?出自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小学生守则》。

  近年来,有不少家长、老师提出,《中小学生守则》虽然立意较高,但内容空洞,实用性差。昨日在重庆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学生守则》应具有实用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学生守则抽象 小孩弄不明白

  “自尊自爱是什么?小学生不一定答得出来吧?”“孝敬父母,是不是改为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更好?”……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把搜集到的家长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和刘希娅交流,刘希娅称早已关注到这个问题。

  据了解,我国最早版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发布于1981年。这些守则和规范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历经多次修改。2004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

  刘希娅说,现有的《中小学生守则》语言比较抽象,对小孩子来说,很难从几句概念性的语言里弄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而国外一些中小学生守则,提出“不要说谎”、“不与陌生人说话”等具体的做法,小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刘希娅认为,现行《中小学生守则》可以进一步修改,让其更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同时,现有《中小学生守则》已经使用近十年,修改时也应考虑到时代性。

  变抽象为具体 变说教为实践

  《中小学生守则》应该怎么改?刘希娅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概括得非常精炼,《中小学生守则》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修订,并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做一些探索。具体来讲,就是要把说教式内容改为实践性内容,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做法。

  刘希娅谈到谢家湾小学的新课改,将过去的语文、数学、音乐、英语等十几门课程进行整合,分为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大类。这个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说教式内容改为实践性内容。

  “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大学刚毕业就不记得以前上过的思想品德课了。这说明说教式的教育效果确实不太好,应该更多地走向实践型、探究型地学习。”她说,《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也是一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具体的课程、活动,让孩子先认知,然后认同,才会自己去践行。

  酝酿学生之约 注重日常细节

  实际上,谢家湾小学已经在酝酿自己的学生守则。刘希娅说,学生守则将从四个方面做一些考虑: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刘希娅拿出一份谢家湾小学的《红梅之约》,这份在2013年春天出炉的24条规范,相当于学校的教师守则,里面就包括许多具体的做法。

  比如“对话课堂之约”:眼神、站位、微笑尽量平等地给予每个孩子;教师和孩子一起开发、组织学校的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

  再比如“校园生活之约”:短于大腿一半以上的短裤、短于膝盖以上一寸的短裙、拖鞋、吊带……

  刘希娅说,《学生之约》也将参照教师之约的做法,尽量细化。比如,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考虑到独生子女难以接纳别人的特征,侧重于引导孩子们尊重、理解他人并与他人交流、合作。谢家湾小学有一个传统活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让学生和身边的老师学生相互握手、拥抱。“给同学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这样的细节,也可能写进学生之约。”刘希娅说。

  重庆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谈露洁 周小平 田晓

  新闻链接

  中小学生守则应分开制定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小学生守则》第4条中的内容。在全国政协委员汤素兰看来,守则中类似这样的口号对孩子来说太抽象。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将原来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合并修改,颁布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共十条,与之配套的还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汤素兰指出,近年来有许多家长和民间人士感叹守则内容空洞,全是概念,表述方式口号化,如不死记硬背,小学生根本记不住。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规定得很细,但有1100余字,更难记。

  “让人欣喜的是,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已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纳入。”汤素兰建议,应恢复原来分别制定《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的做法。小学生与中学生年龄差距大,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同。汤素兰认为,小学生守则应该告诉孩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应该具体化,比如遵守校规校纪不如考试不作弊、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更易懂。 据潇湘晨报

  “背心、裤衩覆盖地方不许别人摸”

  “遇到危险时生命第一,必要时可损坏公物”

  ……

  这是人和街小学学生常规

  看看与学生守则有何不同

  这学期开学,人和街小学在全国《中小学生守则》基础上,出台了本校的小学生守则———《人和街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试行篇)。该校负责人透露,尽管只是试行,《常规》已细化到了在校学生如何正确穿着、如何正确与人打招呼、如何洗碗擦桌子、课间如何休息等细节,连上厕所、倒垃圾、不挑食等都一一涵盖。

  常规分为六篇 条条通俗易懂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试行的《常规》分为六大类———进校篇、晨练篇、课堂篇、休整篇、离校篇和安全篇。虽然每篇只有3~6句话,但都从小学生生活细节出发,有一定实用价值。

  如进校篇,要求学生穿着得体进入校园,见到老师和客人要主动打招呼,行礼问好。

  晨练篇,要求住校学生按时起床,自己叠好被子参加早锻炼等。

  课堂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迟到了要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休整篇,细化到课间、午餐和清洁三小类。其中,课间时,学生入厕前后要洗手,入厕完毕要冲水,不丢异物进便槽;别人休息时,要做到不影响他人,文明玩耍。午餐时,学生要安静排队、打饭,并主动道谢;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用餐完毕,先清洁桌面、地面,再将菜渣倒进潲水桶。清洁卫生方面要做到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并按垃圾箱的标识分类丢弃。

  离校篇要求学生坚持记录好家庭作业,离别时要和老师、同学道再见。

  安全篇是对学生离开校门后的要求。虽然只有短短4句话,却十分实在:一,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二,遇到危险时,生命第一,必要时可损坏公物;三,不吃三无产品,不轻信陌生人;四,遵守交通规则,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要求进行细化 孩子才会理解

  “以前的守则要求小学生关心他人,但怎么关心呢?仅有这四个字是不够的。”该校负责人说,既然是学校常规,就应该细化到实际,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别人休息时,不要在旁边大吵大闹。讲究卫生可以细化到分类丢垃圾、不丢异物进便槽等。再如热爱劳动,就可以说饭后先打扫桌子,然后将菜渣倒进潲水桶。考虑现在一些孩子还有挑食、浪费等坏习惯,学校还特别提出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只要把要求细化,孩子们才会易于理解并努力做到。

  “以前我们老说见义勇为,后来我们提倡见义智为。但这还是不够,怎么叫智为?怎样智为?”该校负责人表示,有时智为需要借鉴外物,学生又被教育不能破坏公物,怎么办?所以我们在《常规》里就提出,遇到危险时生命第一,必要时可以损坏公物。

  “近年来,外省市出现个别猥亵低龄儿童的犯罪,这和小学对性教育规避有一定关系,导致学生们缺乏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为此特别提出“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不吃三无产品,不轻信陌生人”等要求。

  这位负责人透露,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要求的教育标准也有差异。全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具有平均性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建议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教育发展特点,对学校常规、守则做出更进一步规范。 重庆晚报记者 弋静

  美国中小学生守则(摘录)>>

  1、每次都礼貌地称呼老师,如“××老师/主任/校长”。

  2、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与老师交流,不一定要起立。

  3、所交的作业都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4、考试时,决不作弊。

  5、凡不到校上课或迟到的学生都必须带回通知条,本人必须向父母说明原因。

  6、当老师提问时,没有明确指定某同学回答时,凡会的同学都应当举手回答。

  日本中小学生守则(摘录)>>

  1、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

  2、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教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

  3、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

  4、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

  5、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英国中小学生守则(摘录)>>

  1、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2、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3、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4、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5、不与陌生人说话。

  6、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7、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8、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9、坏人可以骗。 据现代快报

  (重庆晚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