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博客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报道吉林

吉林省推广“高光效”种植技术的启示与思考

2014-03-08 14:57:2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吉林省推广“高光效”种植技术的启示与思考

     这是近年来,吉林省对耕作制度的一场深层次的技术革命。

    “高光效”,毕竟在吉林省是第一年大面积推广,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它的增产增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那么,推广这项新技术,还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近那些从事高光效推广和种植的农民、干部和专家,听听他们的心声。

    农民声音:“高光效技术”是“钢钢的”,明年我们还要整“高光效”

    “这技术是没比的了!今年应用高光效栽培技术的耕地每公顷增产10%还多。合作社60公顷耕地比往年传统种植增加产量14.4万斤,直接增收十几万元。”站在小山似的粮仓前面,德惠市隽星合作社理事长隽洪兴乐得合不拢嘴。

    要说种地,隽洪兴可是当地有名的“老把式”,从来没服过谁。用他的话说,同样的地和种子,他种就会比别人多收几百斤粮。可随着连年的耕作,土地逐渐板结,增产增收越来越难。近几年,隽洪兴一直在琢磨采用什么种植方式,不但能让耕地休耕轮作,还能增产增收。

    “你试试‘高光效’吧!”年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崔振礼对他说,高光效栽培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农作物受光时间和受光强度,进而提高产量。而且,高光效集中连片作业,还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迟疑了几天,隽洪兴选择了“高光效”。他联合村里50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一共流转了60公顷耕地搞“高光效”种植。“搞了一年,我只用了4个人种植,其余的村民都和我一起打工。”隽洪兴说,“高光效”促进了大伙儿向新型农民转变。明年,我还将大规模搞“高光效”。

    记者感言:“高光效”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促使农民进一步追求新型种植和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实施这项新技术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乡村干部声音:休养了耕地,实现了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机械化,这正是我们多年来为之努力的

    “‘高光效’技术不但提升产量,最关键的是还休耕土地、恢复地力。”崔振礼说,这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地休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4年开始,德惠市就对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进行了立项试验。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今年推广的15万亩“高光效”喜获丰收,增产粮食0.5亿公斤。“这同时,也休耕了数万亩的耕地。”崔振礼说。

    “就说隽星合作社的耕地,经过1年的高光效种植,60多公顷耕地有近20公顷进行了休耕。这样轮作3年后,所有的耕地都能得到休养,土壤会慢慢恢复‘体力’。”崔振礼说,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提升的同时,使吉林省的土壤能够休养,这对于作为国家主要粮仓的吉林省来说,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事。

    “‘高光效’也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它要求集中连片耕作的同时,更要求机械化作业。”同样是今年开始推动高光效种植的长岭县长岭镇镇委书记张维军如是说。

    也正因为要适应这一要求,今年长岭镇在推广高光效种植时,首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计划3年内投资3100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52台(套),使合作社的农机作业规模达到3000公顷。今年,已实现了1050公顷耕地的机械化作业。

    记者感言:机械化程度和逐渐匮乏的地力,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高光效”的规模化经营,促使土地、资金、机械等农业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优化组合,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专家声音:这项新的种植技术还需要配套合成、完善创新,更加符合实际,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光效’技术是吉林省对新型耕作制度

    的一次创新,一次有力探索。它是技术合成,更是高成本运作,需要多部门合作推动。”崔振礼说,它要求集中连片耕作,一家一户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做法值得肯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在参摩“高光效”时表示,在全国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要稳定粮食产量,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单产,依靠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产量就是一个方向。

    成本高怎么解决?崔振礼说,成本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降低,但技术就需要慢慢改进。比如,现在是种一垄空两垄,我们觉得浪费太大。从今年的种植实践来看,能不能种一垄空一垄,或者在空垄中种一些如大豆、马铃薯、蔬菜等矮棵作物,既不误通风透光,又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叶贞琴指出,这项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要继续完善技术模式,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抓好指导服务,尤其是专家要把好关。这样,高光效的技术才能越来越成熟。

    记者感言:仅仅一年时间,“高光效”已显现出多方面的成效,除了增产增收之外,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随着这项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促进吉林省的“三农”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记者李新民张力军曹梦南)

关键词: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