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民印象中,早市大多是与夏天联系在一起的。气温高,市民早起,到距离家不远处的早市,买一些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进而成为一些人的习惯。但也有早市出摊的摊主将早市延续到了冬天。在长春市东岭南街早市卖菜的老张就是其中的一个。昨日零时左右,室外温度很低。夜色中,老张已向长春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赶去,他要在5点左右进完菜,然后在6点左右赶到早市里。“早市的客流虽然和夏天没法比,但也不少,因此销量还可以。”老张说。那么,冬季早市到底有多大市场?市场上经营的摊贩收益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早起出早市的商户 记者孙立国 摄
冬季早市自己“建棚取暖”
6点多,老张赶到了位于东岭南街附近的早市,夏天是露天销售的,冬天为了御寒,老张和其他摊贩一起在这里建起一个个的塑料大棚。虽然长春市的温度达到零下18摄氏度,但是大棚内烧得旺旺的炉火,让棚内的温度至少升温10摄氏度。一些怕冻的蔬菜、水果也摆在棚内。
老张的摊位面积有七八平方米,他昨天进的菜主要是萝卜。老张告诉记者,他在早市卖了10多年的菜,这是他第一次冬天还能在早市卖菜,而且还没咋遭罪。“我们以前在附近的早市卖菜,但那时没有大棚,都是露天的,一到冬天,就不能卖了。”他们是去年7月份搬到现在的地方。
老张所在棚内主要以蔬菜销售为主,有十几家蔬菜零售商。在早市另一家独立的水果销售大棚里,李大姐正坐在炉子旁悠闲地烤着馒头片吃。
李大姐说:“我建这个大棚花了1000多元钱,虽然贵点,我也心甘情愿了,最起码我们不用再挨冻了。”
摊贩表示“收益还可以”
长春市的早市多以露天市场的形式存在,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超市、农贸市场也加入到“早市”行列,成为“早早开市”的一批商家。但是冬季,随着气温降低,长春市的露天早市多处于“冬眠”状态,即使有露天早市仍坚守,销售的产品也仅限于“小百货”和冷冻食品,难见果蔬等大众农副产品。只有极少部分早市因有大棚等保暖设施存在,才会得以生存。由于温度等原因,冬季早市的生意远不如其他三季。
“人比夏天要少一些,但现在的客源也还可以。”早市的水果经销商李大姐说,夏季时,前来逛早市购物的市民能达千人以上,但是现在早上大概能来几百人。李大姐表示,“冬季早市人少的原因,一是天气太冷,市民不愿意冷天早出门;另外,天冷也导致部分商户停业。不过,对冬季早市的商家来讲,收入还可以,否则谁也没有必要来挨这个冻。”
为了减少冬季早市的经营成本,冬季早市组织者的管理费用也是“弹性标准”。“夏天时每平方米30~40元不等,冬天时一般每平方米才8~10元。”老张说。
记者也对比早市和周边商超、农贸市场的几种蔬菜价格,价格相差倒不是很大,其中西红柿、黄瓜、茄子等都差不多。家住东岭南街的陈大娘告诉记者,她之所以来早市买菜,一是因为离家近。二是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第三个原因就是感觉早市的菜相比农超更新鲜。
周边商超频打“促销”牌
早市存在的优势,自然对周边其他商超有一定的冲击,所以春夏季节的早市,已经成为周边商超的强劲竞争对手。昨日,记者沿东岭南街由南向北踏查,东岭南街的商圈相对成熟,各种商超应有尽有,其竞争氛围也相当激烈。今年冬季早市照常营业,无形中给其周边商超带来压力。
东岭南街一家大型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季时,早市对超市的生鲜商品的销售的确产生影响,为此,他们超市特意在夏季时,将超市的开店时间提前到7点。而且天天都会推出“特价菜”吸引周边市民的关注。但是从现在来看,去冬季早市购物的人并没对他们形成太大威胁。
虽然商超对冬季早市的存在表示影响不大,但是商超并没有轻敌。他们频频采取了多种促销、优惠措施吸引周边市民的眼球。在东岭南街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为了吸引顾客,超市推出早上8点~10点,不管消费者买什么东西,只要超过1元,就送纸抽、送豆浆等活动。礼小情谊重,这些活动也的确吸引不少周边市民早早就来超市购物。
其他早市在冬季坚持的不多
日前,记者又陆续走访了部分早市,这些早市曾经都是春夏季节人气较旺的早市。但随着冬季的到来,这些早市已经进入“冬眠”期。在幸福街早市上,记者看到,最让司机头痛的早市几乎已经停止营业,只有零星三四个摊主出来摆摊,他们销售商品主要是冰冻产品,或者是冬季的衣帽等小百。
“我们有自己的店,就在附近,天暖时总来这里摆摊卖小百,冬天人少了,就偶尔来一次。”一位销售冬季小百的商家告诉记者。附近一位销售白酒的商贩告诉记者,夏天时,这里卖啥的都有,蔬菜水果,到冬天时有些卖蔬菜水果的商家都搬到屋里去了。
记者在一家居民楼内,找到一个销售蔬菜水果的小店,店内面积不大,仅有七八平方米,店内摆着一些蔬菜。老板告诉记者,她一直开这个蔬菜小店,夏天时早市好,她就会把菜拿到早市去卖,早市结束后,她在回店里卖,但是冬天的早市不适合卖菜,她只能在店里卖。对于东岭南街有早市自建大棚延长早市的做法,她认为在幸福街不太适合。“这里的早市都在道边开的,平时人多车多的,而且到时间就得关,哪有地方建大棚呀。”
在记者走访的5家露天早市中也发现,4家早市的建立地点都是街边或小区门口,仅有东岭南街的早市建立在一处暂时未开工的工地内。所以能够在冬季坚持开早市的几乎没有。
观察 “冬日早市”模式有探索价值
对于冬季早市的出现,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冬季早市”出现,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要,同时也是商业业态向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体现。而且冬日早市有其存在价值。一个是费用较低,有利于降低物价,特别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应该能够起到平抑物价的效果;二是,满足部分经营者的需要。比如周边农民可以把自己种的蔬菜直供到早市,节省成本。一些小商贩也可以通过早市达到谋生的手段。宋冬林表示,“早市”的存在由来已久,虽然“冬季早市”存在较少,但是作为早市的一种,政府应在满足市民和商家需要的同时,加强管理和规范。引导早市发展与城市运转相结合,将早市向规模化、安全性、卫生等方向发展。让百姓真正能享受到“早市”带来的便利,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记者胡晶)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