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日记》的这段文字,如今读来依旧让人振奋警醒。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变化翻天覆地,可人们对这位普通战士的缅怀和追思从未停歇。
3月5日是学雷锋日。可新时期,雷锋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又该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国两会上,我省代表展开热议。
雷锋精神,一直在发扬
雷锋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前郭县委书记宝音太说,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为人民服务。从人性的角度说,雷锋精神浓缩了人性当中向善、向美、助人为乐的普遍追求。从党性的角度说,雷锋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多年来,雷锋精神与时代结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尽管雷锋逝世已经50多年,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能为社会树立起精神标杆。上世纪60年代,大家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助人为乐”;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雷锋的“钉子精神”;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学习雷锋成才”;到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学雷锋的“爱岗敬业”。宝音太认为,这些概括不仅描述了不同年代的“雷锋精神”,同时体现了“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雷锋精神”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它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与时代同行。今天,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正能量。
“学雷锋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宝音太说,去年前郭县查干花镇发生一场被称为“全国最为复杂的地震”,共造成25万多人受灾,16210户房屋严重损毁……地震发生不到20小时,灾区便聚集起7200人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附近乡镇村屯的村民也纷纷赶来救援,这就是助人为乐、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在近4个月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过程中,查干花镇党委书记王雷和十几位年轻的志愿者几乎天天住在灾区,挨家挨户帮助村民转移。“心系群众,帮助别人。这便是我们身边生动的学雷锋教材。”宝音太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正能量一定会在社会上永放光彩。
雷锋精神,要从小学习
眼下,社会出现一些“怪现象”:看到老人摔倒,旁人不敢搀扶;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有些人富裕了,却把传统美德都丢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这时,我们更需要呼唤真善美,需要弘扬雷锋精神。而学习雷锋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雷锋精神的种子,引导他们自觉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明天就能看到更美好的道德风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熊梅对当年语文课本里记述的雷锋事迹记忆犹新,谈起雷锋精神有着独特的感情。她说,上世纪60年代,像雷锋这样的时代优秀人物事迹,编写到中小学的课本,感染教育了一代人。随着社会的变迁,选择的多元,有的人价值观出现了偏离,导致现在孩子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很多就是捐助行为,就是富裕生活的体现。
“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不仅仅是助人为乐,还包括奉献精神、创业、创新,还有爱国情结。”熊梅说,对这一精神的传承,要通过文艺作品展现,还要以其它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孩子中间积极倡导和传播,更需要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变成学校课程教材的内容,使这种传承更加自觉有效。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她建议学校要经常利用升国旗、主题班会、观看雷锋事迹电影等活动,向孩子们讲述雷锋精神的内涵。“一种精神的传承需要有系统的、有组织的、有内容的进行安排细化,让孩子们不仅仅是了解知道,更多的是付诸行动中,去实践、体验、感悟和升华。”熊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点亮更多精神文明的灯盏,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激发正能量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榜样。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我们更应学习雷锋精神,让学习常态化……”谈到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嘉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芝这样说。
“有些学雷锋行动之所以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症结在于这些活动只注重表面,忽视了本质。”王玉芝认为,学雷锋活动必须与时俱进,跟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要贴近年轻人的特点,把学雷锋和他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雷锋才能有抓手、有平台,才能不飘在空中。对企业来说,要把学雷锋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当中去,否则就是空对空。
王玉芝说,嘉源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让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激发员工的正能量。“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但是不应该把学雷锋和盈利对立起来,企业要倡导一种奉献精神、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创新意识,这就是很好地学雷锋。”王玉芝建议,企业要把学雷锋制度化、常态化,作为学雷锋的排头兵,让更多人来传播真善美。
谈到新时期的雷锋,代表们都认为,无论是“好人郭明义”,还是“当代雷锋孙茂芳”,他们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正是由于这样新时代的“雷锋形象”,才延伸了“雷锋精神”。而这些“雷锋”,才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记者 傅多强 曹梦南 王丹)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