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频道 夜上浓妆、华灯初上,当大部分人忙碌了一天开始休息的时候,也是一些老人思乡正浓的时候,这些老人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跟随儿女离开故土、落脚异地的“老漂族”。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漂”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们一边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一边面临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不习惯等种种现实问题。可以说,对于“老漂族”来说,幸福的滋味很复杂,变“淡”了。
[案例]进了城的张大娘心里为嘛不踏实
一年多以前,儿媳妇预产期还没到,张大娘就带着些简单的行李从河北老家来到了天津。“当时和儿子已经商量好请个阿姨带孩子,我给‘搭把手’,儿媳妇坐完月子我就回去,可换了几个阿姨也没合适的,一商量,干脆我就留在这当‘主力军’吧,亲自带孩子。”日复一日,眼看张大娘已经在儿子家住一年多了。虽然时常会被精力旺盛的小孙女折腾得筋疲力尽,但张大娘的脸上总是笑容满面。和儿孙生活在一起,张大娘觉得很幸福,可一闲下来,她还是会想念老家,老伴儿身体不好,不知道有没有按时吃药,家里的地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临来时,亲戚都说,‘多好啊,跟儿子进城享福了’,可我这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
张大娘的老家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平时,和老伴儿种种地,还养了几头猪。农忙的时候,就在地里忙活;空闲的时候和村里人聊聊天,日子过得也算舒心。她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在当地成了家,与张大娘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平时互相照应。小儿子考上了天津科技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天津,并且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也还算可以。“一上大学,孩子就离开家了,那时我可想儿子了,心想,啥时跟儿子团聚生活在一起就好了。”如今,儿子在天津成了家,有了孩子,也算圆了张大娘的心愿:“临来时,亲戚都说,‘多好啊,跟儿子进城享福了’,可我这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
“以前在老家,和大女儿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唠叨,在这想说也没有人,只有孙女逗我开心。”
张大娘一家四口住在河西区瑞江小区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里。儿子与儿媳早上出门上班,要晚上才回来,照顾孩子的任务就由张大娘承担。
“每天6点多我就起来做早饭,吃完早饭给宝宝喂水果,带她出去晒太阳,下午宝宝睡了午觉,我再洗衣服,醒了吃晚饭。下午6点多接着带孩子出去遛遛,回来洗个澡,一睡觉,我这一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她睡了,我还要看看早教的书,现在讲究科学喂养,我也不能落后啊。”张大娘说,自从儿媳妇歇完4个半月产假上班,张大娘就一个人带孩子,有时候孩子哭闹不止,张大娘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在家就好跳个广场舞,宝宝要是闹,收音机一开,我一跳,小家伙就咯咯地笑。”宝宝笑得越开心,张大娘就跳得越起劲,饭量都比从前大了许多。
“我这孙女可聪明了,别看才一岁多,都会认人了,看到小区门口白头发的保安,还会主动喊爷爷呢!”只要说到小宝贝,张大娘满脸幸福。“看她一天天长大,特别开心。” 她说,儿子的工作很忙,难得在家吃饭,有时候几天也说不上话。孙女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儿子还会怪她照顾得不好。“以前在老家,和大女儿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唠叨,在这想说也没有人,只有孙女逗我开心。”
“我计划了也没用,孩子就算上幼儿园、上小学,我也不能回去,得留这接送吧,孙女在哪我就在哪呗。”
忙完了孙女,闲下来的时候,张大娘也很惦记家里:“老伴儿身体不好,血压高、糖尿病常年吃药,没跟过来,大女儿在身边照顾得也挺好,但毕竟不住一块,还是不放心,我和老伴儿说好每天晚上睡前、早上起床必须给我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我就放心了。”为了节省电话费,每次老伴儿打来电话张大娘都不接,电话铃就响一两声,但仅是这一两声,就可换来张大娘一天的安心。
“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张大娘笑着说:“我计划了也没用,孩子就算上幼儿园、上小学,我也不能回去,得留这接送吧,孙女在哪我就在哪呗。”
纠结的老人左手含饴弄孙 右手烦恼丛生
哪些烦心事拖累天伦之乐
烦恼1
双重不习惯:生活、心理均难以融入城市
老人希望帮衬忙碌的孩子们照顾家庭,儿女们也想把辛苦了一辈子的双亲接到城市里享享天伦之乐。可以说“老漂族”的诞生离不开亲情的纽带。然而,为爱而生的“老漂族”的城市生活却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幸福。
从农村老家初到城市的老漂族,首先面临着适应环境的巨大挑战。钢筋水泥构成的大城市里有着太多他们不熟悉的事物和规则,这座“大观园”虽好,却也让老人们觉得拘束不安。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老窝”,65岁的杨大爷如今对这句话更深有体会。儿子儿媳凭着手艺,在天津开了一家小餐馆。两人忙于打理店面,无暇照料上小学的孙子。2011年暑假,杨大爷和老伴被儿子从河北农村老家接过来,帮忙照看孙子。然而刚到天津,老两口就被现代的城市生活来了个“下马威”。做饭要用天然气灶,如何使用抽油烟机都是现学的;上楼要坐电梯,一排排的按钮让他们有点儿“晕”;接孙子放学要坐地铁,刷卡、上车、找出口,这些城市人驾轻就熟的事,却让老两口在“地下迷宫”里迷路了好几次;连上厕所都改成了抽水马桶,这让用了一辈子蹲坑的老人家直呼“太不习惯了”。
看似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却和这些“老漂族”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在“老漂族”的心中,依然保留着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观念,“落叶归根”情节使他们本身并不向往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生活和心理的双重不习惯让他们感到失去了自由,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设施,对他们而言却是陌生的存在。他们不得不像婴儿学步一般,学习适应这个新环境的衣食住行,难免遇到许多困惑和尴尬。
烦恼2
“精神空巢”:远离熟悉生活倍感孤独空虚
一项网络微调查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而“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
对于步入中老年的“老漂族”来说,离开家乡是最难过的事,就是与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相脱离,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漂”在城市的老人乡音难改,习惯说方言。从街坊相连的农村搬进了封闭的单元房,想散散步都不知道该去哪了。离开了故乡的老友,搬到城市的他们为儿女照顾孩子则成了他们全部的生活重心,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精力。每日为儿女、孙子洗衣做饭,出门也只是往来于农贸市场、超市这些地方。除此之外老人们无所事事,也就更感到孤单寂寞。他们一天之中最期盼的时刻,可能就是儿女下班,孙辈放学以后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然而晚饭一过,忙了一天的儿女们去看电视上网了,孙子孙女又要写作业了,很少抽出时间与老人们交流。缺少亲人的陪伴,没有朋友的慰藉,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排遣情绪。他们心里憋闷却找不到说话的人,“老漂族”的“精神空巢”比起普通城市老人更令人揪心。他们虽然享受着合家团聚的快乐,但也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
67岁的李阿姨的儿子辛苦打拼,四年前把独居老家的她接到天津,亲戚们都羡慕她可以享清福了。可只有李阿姨自己明白自己的苦恼:孩子们工作太忙很少能陪伴她,就选择用金钱、礼物来孝敬她,上初中的孙女有些叛逆觉得奶奶管得多,李阿姨十分孤独,甚至觉得自己像是被这座城市软禁了起来。就这样,她竟渐渐迷上了电视购物,买了许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问起原因,老人说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答案:“我也不想买,我就想找个能说话的人,可我跟谁说呢?给儿女打电话他们总说忙,我只有给电视购物打电话,那的人能陪我多说说话。”像李阿姨这样的“老漂族”,儿女们即便有能力在经济上供养老人也无法代替几句贴心的嘘寒问暖,“老漂族”的苦闷和焦虑,更多是来自亲情的淡漠和心灵的空虚。
烦恼3
“看病难”:有病不敢看异地报销很麻烦
许多“老漂族”离开老家来到城市,第一感觉就是不自在。常常闷在家里缺乏活动,日子久了,甚至觉得身体都不如从前。一旦健康出了问题,麻烦也接踵而至。来自农村的“老漂族”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就是“看病难”。
这些老人们在儿女所在城市大都没有医保,看病、检查身体都要自掏腰包,因此他们最怕看病,更怕住院。老人们大多过得节俭,体恤儿女挣钱不易。高昂的医药费最让他们心疼,就算身体哪里不舒服了他们也强忍着,不愿意让儿女们知道。异地看病的报销额很少,手续也很繁杂,可谓费时费力,使得“老漂族”难以享受医保的实惠,不敢生病,更不敢看病。此外,由于户籍限制,不同省份的“老漂族”养老金的领取、老年卡的办理,都更为麻烦。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远逊于年轻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相关手续该去哪里办理,他们都不甚清楚,更何况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同样都是老人,却因“漂”在异乡失去了很多本来能够享有的福利。无形中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城市的“边缘人”,被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社交圈和体制之外,更难在心理上产生对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帮助外来老人融入陌生的城市,也是一项长远的社会工程,“比如公交卡、城市养老设施等,不管老人有没有本地户籍,都应该保障其最基本的权益。再比如其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饮食、医疗等问题,都有待通过社会力量加以协调解决。让“老漂族”也能体会到来自新家的温暖和关怀,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烦恼4
“不舒心”:生活方式多分歧不像家人像保姆
“老漂族”不仅在城市里上感到不适应,回到家里也时常感到“不舒心”。
由于和儿女长年不在一起生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差异很大,缺乏沟通就容易导致一些家庭矛盾。比如在教育问题上,孩子犯了错误,老人总是不舍得批评,儿子儿媳却表示不能纵容孩子。孩子不好好吃饭,老人一口一口哄着喂,儿女却觉得这是溺爱,会惯坏孩子。年轻人生活节奏快,生活不规律,而老人大多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穿着打扮,老人们却常常不以为然;年轻人比较大手大脚,可老人们过日子讲究精打细算,剩饭剩菜不能扔,每次都要冲马桶太浪费水。而这些老人的习惯,在城市儿女的观念里,就成了“老土”、“不卫生”。
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教育观念上的分歧造成了几代人之间的距离,这一切都给老人们带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孤寂感,也给家人之间带来了隔阂。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最新调查显示,样本中将近半数的“老漂族”在新家的生活并不顺心,却选择将这些委屈与不满憋在心里不说。他们坦言宁愿照顾一家人辛苦一些,也不愿在家中想帮忙却插不上手,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用处”、不被尊重。认为自己更像是儿女家里的保姆、亲戚,就是不像一家人。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自己是“寄居”在儿女家中的负面心理暗示,作为老人的“权威感”便会瓦解,从而加重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甚至诱发疾病。
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尽孝,是城市里儿女的初衷,然而如果考虑不周或缺乏理解和沟通,则会带来家庭矛盾。这是老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老漂族”放弃故乡的生活,来到属于儿女们的城市重新开始,在心理上更加脆弱敏感,更需要亲人们付出加倍的理解和耐心。
本该安享,为何“老漂”?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天津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达到了392.79万人,较上年增加了47.95万人,增幅为13.91%,占天津市常住人口年增量的比重达到了81.8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异地安家落户。于是,很多老人为了照顾第三代或是与子女团聚选择到孩子工作的城市生活。由此可见,人口流动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是导致“老漂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此外,“老漂族”的出现也和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密不可分。父母觉得有义务尽全力支持儿女,因此有许多老人离开家乡,来到他们并不熟悉的大城市。
新浪网曾经做过关于“老漂族”的调查,逾九成网友身边有“老漂族”的存在,近四成的受访网友表示自己在外地工作,父母在家乡,会考虑让父母来城市中当“老漂族”,进而改善父母的生活条件。1/3网友表示希望父母帮助带小孩,想到消除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仅占了两成。
专家观点
“老漂族”的幸福在哪里
“老漂族”本应安享晚年,但却为了自己的子女而离开故乡,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生活成为了流动人口的一员。割断的人际纽带、缩小的社交圈子,甚至看病难的问题,让他们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烦恼。为此,记者采访到天津师范大学老年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天津市老龄委工作顾问张晓华女士,探讨如何让这些老年人“漂”出幸福晚年。
社会统筹,老有所依
能否解决“老漂族”的思乡之苦,用城市的温情与人性化政策留住他们的心,考验着城市的智慧和包容。加强对漂族老人的精神关爱,提高其幸福指数,让他们安度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应尽快实现养老金领取、医疗保险等政策的无城际界限化。各级政府应统筹考虑适合老年人的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集结社会力量,给予“老漂族”更多的精神关怀和物质保障。目前,根据天津市老年人优待办法规定,对于常住本地的外埠老人,享受社区机构与设施、公园免费开放等同等优待。
子女关爱,老有所乐
要让“老漂族”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除了社会的关怀,还需要子女的陪伴与关心、周围人群的善意与接纳。由于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老漂族”的“孤独指数”逐年上升。张教授指出,孤独对于老年人的伤害不仅局限于精神方面,更为严重的还会诱发脑部病变。据统计,三分之二的漂族老人面临着抑郁症的威胁,情况堪忧。作为子女,应该从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生活需求出发,帮助老年人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老漂族”的生活重心全都围绕在含饴弄孙、照顾家人上,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儿女应尽力为老年人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应一味要求老年人为家庭奉献。要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结识更多的朋友,避免老年人在以家为中心的“城堡”里感到封闭和窒息。而“老漂族”自身也要学会如何自得其乐,主动与孩子、邻居交流。(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