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找工作难?西海都市报来帮您。”2月15日上午,都市报联合省、西宁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今年首场招聘会,分别在省人才交流中心和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开锣。面对一大早赶来的求职者,处于节后“用工荒”的招聘单位工作人员追着求职者要简历。投简历、签协议、谈薪资,两个招聘会现场有近三千名求职者来求职,寻找“伯乐”。
面对就业难、用工荒的问题,都市报作为我省的主流媒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架起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承担起帮企业找到人才、让人才找到心仪工作的义务,与省、西宁市两级人才交流中心合作,举办2014年首场现场招聘会。招聘会设有两个会场,在省人才交流中心和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同时举办。其中,在主会场省人才交流中心,一百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736个工作岗位;在分会场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68家企业提供了3210个工作岗位。两处招聘会,吸引了近四千名求职者前来应聘,数百名求职者在现场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
在招聘会现场,一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了记者。“我看到报纸上说要开招聘会,才领着孩子过来的,就是想让你们帮帮我,看看有什么工作合适我孩子,或者推荐一两份前景好、有发展的工作。”这名着急找记者的母亲姓戴,两个孩子都是退役士兵,由于孩子年龄不大,找的是第一份工作,所以,母亲拿不定主意。在多次和用人单位沟通后,戴女士选择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和一家新能源企业。“希望你们能多举办招聘活动,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像我孩子这样的求职者走上职业道路。”戴女士对记者说。
为了帮助更多的求职者找到工作,今年都市报还将举行多场这样的现场招聘会,敬请广大读者与求职者关注。(作者:莫青 杨健)
服务类难招 行政类难找
2月15日上午,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举办的招聘会上,近七十家用工企业为现场的求职者提供了三千二百多个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岗位,用工企业不惜开出高薪,可谓是虚席以待侯良才。但记者发现,一些求职者似乎对管理、文职等行政类岗位情有独钟,而一些保洁员、服务员等服务类岗位确鲜有人问津。同时,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是对工作经验有较大限制的企业,则出现良才难觅的情况。
记者在青海胜利宾馆的招聘柜台前看到,上面打出招聘保洁员的信息,但柜台前的求职者却很少有对这一岗位感兴趣的求职者。问及是否发现了合适的员工,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摇了摇头。“这类岗位很难招到人。”另一家餐饮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倒出了同样的苦水。“基本上需要出力的工作都不好招人,类似文员啊、收银这类大家就抢着来。”工作人员介绍,像服务类岗位,对学历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招员工还是要靠熟人介绍。
记者看到,这家企业给服务员开出的薪资水平是2300元到2800元,相比一些企业文员类岗位的工资还要高出一截。这就造成了用工企业服务类职位难招聘到合适的人,而想找行政类工作的求职者竞争激烈。
在一家医药企业招聘柜台前,负责人也对此深有感触。记者看到,这家企业只招聘一名办公室的行政人员,但已经有数十名应聘者。“我这里最需要的是医药代表,就没几个来应聘的。”
“虽说他们给出的工资不低,但是说出去不好听,也没啥前途,我肯定不会干。”现场一名求职者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作者:杨健)
薪资较去年涨了10% 求职者就业观还得变
在招聘会现场,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许多来招聘的企业都在岗位的薪资上进行了调整。“多数岗位的薪资标准都在2000元以上,平均大概较去年提高了10%。”同时,他建议求职者在找工作时,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切莫好高骛远。
据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市场部的武部长介绍,当今社会除了存在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还存在企业用工荒、招聘难这一对立的现象。“如果按照正常的岗位需求,其实大部分求职者都能找到工作,但一些求职者好高骛远,对工作的要求过高,同时又对自身的能力判断有误,从而导致出现了企业想招人招不到,一些求职人想求职求不来的现象。”
武部长说,目前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还钟情于考公务员或是进国企,而对民营企业不屑一顾,其实近几年来在西宁市有力政策的促进下,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形势也十分良好,能够给求职者提供良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为此,他建议求职者在求职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味地迷恋国企,从而失去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作者: 杨健)
一场特殊的“专场”招聘会
2月13日,都市报接到这样一通电话,“我们家里条件不好,还有两个大学生要供,眼看,孩子们就要上学了,实在没有经济收入,家里人告诉我,你们可以帮我俩找份工作,我就打电话了。”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的一对夫妇打来求职电话。“你们可以来参加我们的招聘会,会上有很多用工单位,你们可以来应聘。”
2月15日早上不到九点的时候,这对夫妇又拨通了记者的电话。“你好,我们已经到招聘会现场了,因为没有技术,招聘的岗位我们都不太会干。”原本还有一丝希望的两人,彻底失望了。“我们重活累活都能干,就想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让两个孩子上完大学。我们可以做保姆。”湛守兰请求记者的帮助。
东和乡是互助县脑山地区,村民们多以务农为生。湛守兰和张尕三夫妇二人靠五亩多地生活,为了供养孩子,他们不得不四处筹钱。考虑到夫妇二人没有任何技术和外出务工的经验,记者联系了青海巾帼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希望能为他们找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公司经理周生华得知情况后,愿意帮助这对夫妇,给他们一个就业的机会。就这样,双方在省人才交流中心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专场”招聘会。
当我们坐在会议室后,张尕三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份折叠整齐的《西海都市报》,“就是看到这个消息后,在家人的鼓励下,我们决定走出来挣钱。”张尕三说。湛守兰和张尕三了解了企业情况,周生华确认二人身份并简单了解二人家庭条件后,决定他俩可以马上开始工作,经过培训和前期入职程序后,二人将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工,公司将为他们提供住宿,缴纳社会保险。随后,我们又去他们即将要开始工作的地方,了解公司和住宿情况,夫妇二人十分满意。
工作有着落了,夫妇二人终于笑了,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在两人的连声道谢中,这场特殊的“专场”招聘会结束了。(作者: 莫青)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