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2月12日电 题:广西融水苗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新华社记者李斌 吴小康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一。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元宝村一个在苗语里叫做“整堆”的地方,鞭炮响彻山间、芦笙雄浑阵阵、踩堂绕圈起伏、斗马激烈厮咬……周边寨子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云集于此,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也前往观看。
这就是苗乡传统的“坡会”,是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人、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盛大民间传统节日,2006年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融水县境内各乡镇村屯陆续开展这类活动。目前当地已形成“融水苗族系列坡会”,每天一个大型坡会在不同村屯举办,庆祝活动蔚为壮观。
中午时分,多路芦笙队来到“整堆”。男人们围着芦笙柱吹起了芦笙,伴着乐声,身着节日盛装的少女们则在外侧跳起了优美的踩堂舞。“村里的女孩子从小到大都会参加这一活动。”身穿苗族服装、头顶和胸前都缀满银饰的郑露说,当天跳舞的少女,有的在外上学,有的已经工作,但大家都很看重这个活动,纷纷赶回来参加。郑露告诉记者,地处九万大山最高峰元宝山麓的元宝村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加上民族风情极具特色,昔日偏远的山乡正在变为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去年政府帮助村里整修了公路,游客进山来旅游更方便,一些村民开起了农家旅社,旅游正在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郑露说,大家懂得是民族风情和自然环境吸引了游客,越发重视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记者看到,在“芦笙踩堂”现场,不乏“后生仔”参与其中,有几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也跟着绕圈跳起了踩堂舞。
少数民族女性身着盛装,精心打扮来参加坡会;小孩跟着成人参加,耳闻目睹坡会的盛况,从小受到熏陶;一些小芦笙手就是受父辈的影响喜欢上吹芦笙的。在乡间,年轻人有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坡会则是传承的有效载体。
其实,“融水苗族系列坡会”只是素有“百节之乡”称号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近10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对传统的斗马、斗鸟、斗鸡、芦笙踩堂、秋收烤鱼等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秀美的山水、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们融水苗乡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将努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让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良好的自然环境、传承民族文化也可以获得受益,从而让群众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传承文化。”融水苗族自治县副县长路燕云说。(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