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国内新闻

海南琼中电影队为黎村苗寨送“文化大餐”

2014-01-19 18:35:25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海南琼中电影队为黎村苗寨送“文化大餐”
  有这么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为群众播放爱国教育、民族团结、科技种养等题材影片,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为少数民族群众送上了一份份丰盛的“文化大餐”,受到黎族苗族同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电影放映队。从2006年开展电影“三下乡”以来,电影放映队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5000多场。<br />
  一块块银幕在村子里挂起,一部部电影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不论路途遥远,不轮晴雨寒暑,他们走遍黎村苗寨,为边远山村的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神文化”。<br />
  每年放映电影1200多场,每年行走100个行政村,每一个边远的村庄总是坡陡崎岖,每一次放映总是摘星戴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电影放映队就是这么奔波在各乡镇,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br />
  每年放映电影1200多场

  2013年12月26日晚7点30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光一、光二村的篮球场,一束聚光映射到白色的银幕上,电影正式播放,这也启动了电影放映队2014年的放映任务。<br />
  当晚播放了爱国主义影片《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和《硬汉2》两部影片。当时,12月的天气,风很大,气温很低,可群众不顾冷冽的风和刺骨的寒意,裹着厚厚的衣服,陶醉在电影的世界里。<br />
  “我们喜欢看电影,希望每个月电影放映队都能来。”65岁的王大爷边看电影边感慨。他说每回电影队或是文艺队一来村里演出,整个村子就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就像过大年一样。<br />
  “我们放映的影片有革命片、喜剧片,还有武打片等类型,尽量满足不同观众群的爱好和兴趣。但群众最爱看的还是爱国主义影片。”电影放映队队长周正兴介绍说。据介绍,2013年全年放映的爱国主义影片有《第一书记》、《建党伟业》、《上甘岭》、《遍地狼烟》等40多部。<br />
  而在电影放映前,结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放映队都会为村民群众播放一段科教片或通过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是电影队的一个特色。当晚播放的科教片是《雾霾》。据介绍,2013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影队在放映电影前播放科教电影800多场,放映的科教影片有20多部。<br />
  此外,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影放映队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于每周一晚上在县政府左侧小广场免费给广大群众放映电影,大大地丰富了县城群众的文化生活。<br />
  据介绍,海南省文体厅下达的电影“三下乡”任务每年有1200场,在2013年11月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影放映队已经率先超额完成了全年的1235场的放映量,出色地完成省文体厅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br />
  每个人都是电影放映能手<br />
  电影放映队现有队员7人,他们都是原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影公司下岗职工。2006年9月,农村电影放映队成立,主要担负着全县农村电影“三下乡”任务。<br />
  将银幕搬到农村。农村电影放映队形成了一支行走在乡村流动的电影放映队。他们中放映龄最少的也有15年,都是老电影人了,所以不论是过去的胶片电影还是现在的数字电影,每个人都能熟练地操作放映。“以前的胶片电影每隔30分钟要换一次片,一部电影要换2次胶片才能放完。现在的数字电影不用换片了,省时也省力,观众看着也顺畅。”放映员王周说。<br />
  电影总是在晚上放映,昼出夜归就成了电影放映队的工作节奏。“最早12点,最晚要1、2点才能回到家。”而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电影放映队每个队员都淡淡地表示“已经习惯了。”<br />
  据介绍,为了让电影走进每个村庄,让每个群众都能看到电影,每次放映总是选择3到4个点一起放,所以每次放映都是全员出动。每两人一组,一台设备,每晚播放2部电影。“每晚2部电影播放完后大约都11点多了,可是晚回去也没事,因为每个村的路况我们都一清二楚。”既是放映员又是司机的王周说。<br />
  一辆车,7个人,5台设备,就这样,电影放映队常年累月不辞辛劳,深入偏远的黎村苗寨,行走在为群众送电影的路上。<br />
  每年100个行政村走一遍<br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山区,村庄分散边远,乡村道路有不少还是土路,崎岖不平,坡陡弯急,这给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br />
  这种困难在放映中遇见不少。2013年6月29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电影放映队接到了红毛镇政府的电话,称什寒村黎族苗族同胞强烈要求县电影队到他们村放映电影。接到电话后,县电影放映队队于7月1日下午冒着毛毛细雨驱车前往什寒村,因为坡陡弯急、又因为雨天路滑,车子行驶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所幸当晚雨霁天晴,村民如愿地看上了电影。<br />
  “同什寒村一样,什运乡的便文村,黎母山镇的松涛村,吊罗山乡的响土村,和平镇的长兴村,中平镇的南茂村等都是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但是每年我们一个也不漏,都去播放电影了。”周正兴一个个数着2013年电影放映队走过的偏远山村。<br />
  除了路程还有天气,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雨季多,一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雨,这也给农村电影放映带来了大困难。<br />
  “可能营根下大雨,什运乡或和平镇等地没有下。所以每次放映前,都要电话联系当地文化站,如果当地天气好,就去放映。”周正兴说,“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村都能如期放映电影,让群众都能看上电影。”<br />
  “近几年来,在开展农村电影“三下乡”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需要电影,需要这种精神文化。”周正兴说。而正因为了解到群众的需要,电影放映队虽然工作辛苦,但仍然乐此不疲。<br />
  每个群众都能看到电影

  电影下乡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平台。一直以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电影“三下乡”工作,使得农村电影“三下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br />
  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生活,让每一位群众都能看上电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电影放映。还通过政府网络,将全年的电影放映任务计划转发给各乡镇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把农村电影工作落到实处。现在,各乡镇政府都有一名副乡镇长亲自抓农村电影放映工作。<br />
  周正兴还记得,有一次县电影队到革命老区红毛镇毛西村委会放映电影,电影车在途中发生了故障,镇政府知道后立即派车将放映设备送到放映点,使毛西村的黎族同胞如期看到电影。<br />
  还有一次,和平镇堑对村委会因路被水浸淹,车进不了村,村委会书记刘家标就带领青年村民开着鱼船将放映设备和放映员送到各个村庄按时放映;黎母山镇大木村委会每当放映电影时,村委会书记卓明富每次都赶到阳江农场迎接县电影队的到来,并亲自将电影队送到每个放映点村庄。<br />
  正是得益于层层重视,级级的协同配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电影“三下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也喜笑颜开。<br />
  “感谢党和政府把电影送到咱农民家门口,欢迎电影队常到农村放映电影”。行走那么多村庄,电影放映队时常听到这样的贴心话。<br />
  “只要群众喜欢看,我们每一个村都去放映电影。”周正兴说,群众对电影的渴望和热情,是他们不辞辛苦,行走在每一个村庄的动力。<br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是有了这一支电影放映队,他们虽然付出了艰辛和疲惫,但是,让光影在大山里流动,为少数民族群众送上一份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既丰富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广大黎族苗族同胞送去了欢声笑语。<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