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国内新闻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建设:三大特点 三大目标

2014-01-19 19:51:58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建设:三大特点 三大目标
  1月10日召开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大会上,大家最关注的是国家审议通过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为“中华水塔”绘就怎样的绿色蓝图?

  三大特点

  二期工程规划与一期工程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扩大范围,加大投入。工程区由15.2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9.5万平方公里,并将工程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三个功能区。<br />
  二是总投资翻了一番多,达到160.6亿元。更加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重点抓好封山封沙、禁牧减畜和林草资源保护等措施。<br />
  三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要求在生态建设中同步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增加农牧民收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工程,而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工程。<br />
  三大目标

  无论是二期工程规划,还是《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都明确提出了三江源保护建设到2020年应实现的三大目标。<br />
  在生态建设方面,要求森林覆盖率提高0.7个百分点,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5至30个百分点,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保护湿地面积达到20万公顷,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br />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求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和农村能源建设,促进特色经济形成规模,使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青海省平均水平。<br />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r />
  分区治理

  对重点保护区,必须采取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保护和修复;对一般保护区,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控制草原利用强度,合理布局牧区聚落,适当发展生态型经济;对承接转移发展区,要在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建设前提下,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园区有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承接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的转移人口。
关键词:特点目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