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萨尔县:哈萨克族妇女能人曲哈拉
2014-01-14 08:27:08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在新疆吉木萨尔县老台乡阿克托别村,提到曲哈拉,好多人都竖起拇指直夸赞:她是我们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帮助我们这些落后牧民致富的大好人!
阿克托别村所属三个自然村分别地处乌奇公路北侧、二宫河山区内。沿路经济以及二宫河村旅游开发为这个牧业村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抓好这个机遇,为哈萨克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关键。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指导下,曲合拉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即三分之一的人搞农作物种植,三分之一的人搞畜牧业养殖、三分之一的人发展三产、创办合作社、走劳动力转移致富的道路。曲合拉把这第三个三分之一作为工作重心,带领全村妇女,创办劳动力转移合作社、马牛羊养殖合作社、组织哈萨克妇女学习刺绣、提高刺绣技艺、开办手工艺品商铺...
2011年,由曲合拉牵头创办了由哈萨克族妇女挑大梁的专业合作社——吉木萨尔县森塔斯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全部为女性。刚开始只有16户家庭加入,20来人,不到一年时间里,这个合作社吸引了45户家庭近80人加入其中。这种以户带动的方式把哈萨克家庭紧紧地拢到了一起,大家发挥各自的特长,以旅游接待、餐饮服务、民族艺术品销售为主迅速把合作社运行起来,而参与其中的家庭每户的收入达到了12000元以上。</p>
女青年哈皮扎家里有一辆8座的面包车,家里加入旅游合作社后,她把自己变成了合作社一名观光车司机,全年6个月的旅游旺季,她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收入。</p>
“一夏天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他们喜欢住我们的毡番爱吃我们做的抓饭和熏马肉”牧民阿依古丽很自豪地说。听从曲合拉的建议后,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她把家里的两顶毡房扎在了景区,开办了牧农乐,为游客提供具有哈萨克民俗特色的餐饮服务,一个夏天纯收入2万多元。2013年,经过曲合拉的多方协调办理,已经有5户农牧民在二宫河景区开办了牧家乐。</p>
曲合拉从小心灵手巧,10多岁时已经会帮妈妈绣餐桌布、沙发巾,自己的小头巾、小围裙。高中毕业后,她渐渐意识到哈萨克刺绣不仅是哈萨克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能够促进哈萨克牧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因此曲合拉不仅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技艺,还毫无保留的教授给自己身边的姐妹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时唱展刺绣技艺比赛,提高技艺,不断提高绣品的质量。吉别克是阿克托别村出了名的巧绣娘,在曲合拉的建议下,2011年她从山上搬迁下来,在三台镇街道开了家《吉别克绣品店》,在提高自己的刺绣水品的同时还打开作品的销售层面。在吉别克的刺绣店里,不到100平方米的室内,墙上挂满了各种尺寸的刺绣艺术画。售价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她的店年收入最初时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今年已经达到20000元以上。</p>
曲合拉,这位地地道道的哈萨克妇女,着党的富民政策,团结哈萨克妇女,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依托旅游开发,拓宽家庭收入,有效地为哈萨克妇女群众开辟了一条顺畅的“增收”门路。她信心百倍地表示今后自己将尽一切努力为哈萨克妇女群众争取更多的致富渠道,努力成为妇女姐妹们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好帮手,为构建和谐牧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