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一位藏族老阿妈的毛主席情结
2014-01-04 12:06:4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68岁老阿妈宗美谈起毛主席不禁落泪 摄影:张丽娜
一位历经旧时农奴社会的68岁藏族老阿妈,戴着一顶陪了她几十年的红军帽;家中四面墙壁贴满了毛主席的照片;第一次去北京,在毛主席纪念堂放声大哭,买了120个毛主席纪念章;一位有39年党龄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党员;一位不会讲汉语却能用汉语唱革命歌曲、背毛主席语录的藏族老人……这,就是一位藏族老人的毛主席情结。<br />
“毛主席的恩情不能忘啊,没有他我还是旧西藏的一个农奴,没有他哪还会有现在的我。”一位藏族老阿妈讲起自己的故事,泪水从那写满沧桑的脸上滚落,让笔者也为之动容。一身整洁的藏装上永远别着几十年前的毛主席纪念章,头上戴的是陪了她几十年的红军帽。</p>
阿妈说,这些纪念章都是自己的宝贝,非常爱惜。摄影:张丽娜</p>
“农奴”宗美的苦难之际,毛主席派来了共产党
宗美老阿妈今年68岁,出生在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西藏民主解放前,父母与妹妹一家四口都是当地头人下面的差巴(旧时西藏农奴称呼)。在寒冷的冬天,那曲牧区的温度低达零下30多度,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孩抱着小妹妹蹲在羊圈中,大声地喊着“阿妈啦,阿妈啦”,为了生计阿妈阿爸不得不给头人放牧、挤奶、炒青稞、磨糌粑……对于幼小的宗美,记忆最深的就是寒冬中凄冷的羊圈。“当时差役特别多,如果做的不好头人要处置。后来,我们差巴处死的处死、病死的病死,而差役越来越多。”<br />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亲人的生离死别,而幼年的宗美却经历了母亲、父亲的相继离世,才不足十岁的宗美作为姐姐不得不逃离头人带着妹妹去乞讨为生。<br />
“在《十七条协议》签订前,头人告诉我们说,共产党到了哪里就会把那里的老年人杀掉,将孩子摔死,抢走人们的财物。大家都人心惶惶,害怕极了。”就在宗美和妹妹担惊受怕,饥寒交迫,日子已经苦的不能再苦时,共产党来到了。共产党来了,没有像头人讲的那样做。他们跟我们讲人与人的平等、男女平等、藏族汉族平等,这些是我们这辈子第一次听到的事情,我们只知道自己生来就是差巴,必须服从头人。”最让宗美记忆深刻的是,“共产党员把衣服脱下来,放在地上让我们踩着过。但是我们这辈子可是连头人的衣服碰都不敢碰一下,甚至头人的脸都不敢抬头看的。原来共产党不是头人说的魔鬼。当时他们说,‘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从那时起,毛主席第一次走进宗美心中,也是从那时起她终于脱掉了“差巴”的帽子,拥有了自由。</p>
阿妈宗美用洁白的哈达包裹住毛主席纪念章以示尊敬 摄影:张丽娜
一顶红军帽 一段快乐记忆<br />
共产党来了,宗美和妹妹终于结束了漂荡的日子,宗美也加入了民兵团。阿妈讲起民兵团时的故事,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唱起歌曲,可见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记忆。<br />
宗美每逢重大场合都会戴上陪了她几十年的红军帽,帽子虽已破旧但正中间的红星却始终闪闪发光。谈起这顶帽子,那就是经历了亲人生离死别、牛马不如苦日子的宗美在民兵团最美好的记忆。<br />
“我那时是村里民兵团的班长。当时有一场很大型的枪法比赛,我也参加了。比赛前一天,团长就对我说,‘你是咱们的代表,如果打不中十环就丢了我们上千人的脸。’为了不给大家丢脸,我一夜没睡,拿着枪偷偷去练习。”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儿,而是一个充满干劲、不服输的藏族少女。阿妈谈起那场打靶比赛,高兴得像个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发子弹宗美就打中了十环,为大家赢得了荣誉。这顶红军帽就是团参谋长为了奖励她,当着大家的面给她戴上的。<br />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我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一个不会讲汉语的藏族阿妈居然清楚地将这首革命歌曲唱完。历经几十年岁月,这首歌已经走进了她的内心。“我在民兵团学了很多,我们一起唱革命歌曲,一起打靶。”<br />
68岁的她至今记得每个参谋的名字,记得每一件大事发生的时间,讲起那些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岁月如歌,民兵团的生活是宗美的一段青春的回忆。</p>
阿妈身上一直佩戴着毛主席纪念章,已经几十年了。摄影:张丽娜<br />
一位68岁藏族老阿妈的毛主席情结 摄影:张丽娜
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br />
走进宗美的家中,谁都会被那贴满毛主席照片的四面墙壁所感动。<br />
宗美拿出被翻阅数次已经旧的不能再旧的《毛主席语录》,这本藏汉双语的小册子是她的“至宝”。<br />
“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宗美至今依然能够背出毛主席语录中的很多话语。<br />
在宗美家有一个铁皮制作的毛泽东像,她每天都会擦拭一新。“1976年,听到毛主席去世了,那种滋味太难受了。”宗美跑到街上买了这个铁皮做的毛主席像,抱着它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没有你哪会有现在的我?没有你我这辈子都没有家啊……”谈起这些,阿妈再一次泪盈满眶。<br />
“我阿爸走的时候曾经对我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差巴,女儿你们如果能够不做差巴,好好过日子该多好。’阿爸走的早,不知道因为毛主席,我们姐妹已经过上了好日子。”<br />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您的功绩比天高,您的恩情比海深。是您砸碎了铁锁链,奴隶翻身做主人。是您驱散了云和雾啊,阳光普照大地换新春。”<br />
见到毛主席,这辈子不再遗憾了
1978年,宗美在良曲乡格康村担任村妇女委员,从那时起她担任村委会工作,一干就是35年。<br />
2013年12月,西藏妇联组织那曲地区比如县基层妇女干部参加培训,宗美作为村妇代会主任和大家一起去四川、北京参观学习。临走之前,宗美准备了两顶帽子,一个那曲藏族常戴的皮毛帽子,一个就是那顶红军帽。<br />
在毛主席纪念堂,一位身着藏装、头戴红军帽的老人泣不成声。这份存放在心中60多年的感情,这份60多年的牵挂,在此时此刻爆发,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哭的像个孩子。<br />
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宗美戴着那顶红军帽,手持五星红旗。“这辈子没有想到能来到北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这辈子不再遗憾了。”<br />
在北京,宗美把带的所有现金都用来买毛主席纪念章,大大小小共计120个。宗美用一个精致的盒子将这些纪念章装好,用洁白的哈达包裹严实。“我这次买了120个纪念章,打算把它们给村里人,一家一个。”阿妈的良苦用心又一次让人感动。<br />
如今,宗美儿孙满堂,儿子在她的教育下为人诚实本分,也当选了村委会主任。在村子里,她非常有威望,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找她。有人劝她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忙碌了,退休吧,她却说,“习惯了,能做一些是一些,这也是我对党、对国家恩情的报答。”</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