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齐聚贵阳探讨中国城镇化发展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1日电(记者潘德鑫、刘勤兵)“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21日在贵州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名学者围绕城镇化与产业融合、农民工市民化、公共住房等话题展开了讨论。</p>
中外学者就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强调,发展服务业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国的服务业的占比增速跟不上城镇化速度,现有的服务业仍是以消费型为主,生产型服务业比较滞后。”裴长洪认为必须进行配套的改革,才能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扫清道路。</p>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万广华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城镇化还处于高速期,现存的大量隐形剩余劳动力将会为城镇化注入活力。据万广华介绍,按照东亚其他国家的城镇化经验,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75%。万广华说:“75%的城镇化率可为中国节省1.2亿亩耕地。”</p>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教授符育明认为,城镇化给社会带来的进步是可以持续的,但这种可持续的城镇化“一定是能促进人力发展的城镇化”。符育明认为伴随可持续城镇化的是市民消费的多元化和文化素质技能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展好教育,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农民进城不只是福利,更是一项社会投资。”</p>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刘洪玉分析了目前住房市场存在的风险,认为“住房政策必须面向长远,循序渐进,要避免解决当前问题而给未来留下更多问题隐患。”</p>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