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火灾隐患
——贵州消防现场实验为您揭秘家庭常见火灾隐患危险性</font>
进入12月份以来,气温逐步下降,不少居民选择了电烤炉、电火箱等设备进行取暖,家庭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然而很多居民家庭用电线路老化和用电安全常识不足等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生活中,有哪些情况可能诱发火灾但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呢?近日,贵州消防部门通过现场实验,为我们揭秘家庭常见火灾隐患危险性。</p>
家庭常见火灾隐患一:烟头处理不当</font>
引起火灾原因:香烟燃烧时内部温度可达到700℃以上,其温度比纸张、棉、麻等可燃物的燃点温度高出2-3倍。因此,未熄灭的烟头足以引起固体可燃物和易燃液体、气体着火。</p>
实验方法:烟头处理不当实验是用烟头乱扔引起火灾的情况为基础进行的实物模拟实验,实验纸屑经过冒烟、发黄、碳化,最后引起燃烧,实验中由温控仪监测纸屑温度,可明显了解纸屑在烟头烘烤下温度的变化。模拟烟头测试温度,在仪器表上可以直观的看到燃点温度达到200℃,据在场消防员讲解,烟头的内部中心温度可达700℃,随意处理,易发生火灾。</p>
消防小贴士:烟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建议市民吸完烟后将烟头熄灭,断绝着火源头。</p>
家庭常见火灾隐患二:取暖器使用不当</font>
引起火灾原因:电烤炉、电火箱等取暖器具的功率一般比较大,使用时表面温度可达80℃以上,如使用者粗心大意,无人看管以及将电热器具放置易燃、易爆、可燃物附近,极易引发火灾。</p>
实验方式:将取暖炉调至最大档位,石英管通电后发热变红,将准备好的湿毛巾覆盖在取暖炉,覆盖在取暖炉上的湿毛巾由潮湿变成干燥,再有干燥经过冒烟、发黄、碳化,最后引起燃烧。试验中由温控仪监测毛巾温度变化。</p>
消防小贴士:建议把取暖器放置在离人1-2米处,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格外注意,切勿覆盖。必须做到人离电断,确保安全。</p>
家庭常见火灾隐患三:绝缘性能损坏
引起火灾原因:绝缘板一般而言是非导电材料,但在高温老化、碳化、受潮、腐蚀等情况下,也可能转变成导电体,从而造成漏电,引起短路发生火灾。</p>
实验方法:代表正负极的两个试电笔同时触及完好的木板,发现连接在一旁的灯泡没有发亮,说明绝缘效果良好;当试电笔接触到碳化的木板时,灯泡亮了,碳化木板已成了导电体。</p>
消防小贴士:家里有碳化了的木板应该及时更新;家庭装修中敷设电线应采用绝缘套管,并要定期检查绝缘性能,一旦老化及时更换。</p>
家庭常见火灾隐患四:电气线路过载短路
引起火灾原因:在电气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p>
实验方法:由于在现场使用220V电压做实验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消防员采用低压大电流的方式来模拟由于电器负载过载引起的电线温度上升,空开使用3A档时,电路无法正常通电,使用25A时,通电正常,但在90S时间内,实验使用的劣质导线很快老化,发生短路并燃烧。</p>
消防小贴士:由于过载和短路以及接触不良带来的火灾隐患相当危险,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定期检查、维护,以防未然。</p>
家庭常见火灾隐患五:可燃气体泄漏
引起火灾原因:可燃气体泄漏与氧气混合后,遇到火花就会猛烈燃烧,迅速膨胀的气体向周围挤压,产生爆炸。</p>
实验方法:用塑料薄膜密封燃气爆炸箱的上部,再往爆炸箱中注入适量煤气,以薄膜充涨为宜,待煤气与氧气混合后,在安全位置按下燃气爆炸箱火花遥控器,产生爆燃现象。</p>
消防小贴士:生活中要正确使用可燃气体,使用前、后都要细致检查,以免留下火灾隐患,造成损失。(张鑫武)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