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2月30日电题<strong>:“经历过寒冷的人更懂得温暖的珍贵”——西藏昌都地震灾区冬日见闻</strong> 新华社记者文涛、秦亚洲、索朗德吉</p>
寒冬时节的米扎村,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滴水成冰,溪流凝固。</p>
米扎村位于藏东昌都地区左贡县田妥镇,是8月12日昌都6.1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村。全村21户人家的157间房屋全部垮塌成为废墟。</p>
这是一个“冬季冻死牛”的地方。走进洛珠的加厚保暖救灾帐篷,燃烧着柴火的藏式火炉驱走了严寒,也温暖着这个5口之家的每一个人。洛珠告诉记者,地震把他两层高的土楼房子变成了废墟,也带走了他所有的家当。洛珠说,尽管当时什么都没有了,他也没有太担心,而最担心的是即将到来的冬季,“一想到冬天要来了,念经都常常走神。”</p>
“太阳下山一天比一天早,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冷,但我帐篷里的东西却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洛珠把记者带到隔壁一顶专门存放物资的帐篷里,指着防潮垫上堆放的糌粑、大米、牛肉和砖茶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政府干部送来的,足够吃到来年开春。</p>
记者注意到,在米扎村的集中安置点,21户受灾群众每户都有两顶帐篷,一顶住人,一顶用来存放物资。每顶住人的帐篷里都配发有藏式火炉和太阳能照明灯,防冻自来水管也都接到了门前,过冬的棉衣棉裤每人一套,连被褥也是加厚的。</p>
“不仅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村委会主任加永登巴说,政府在灾后安置方面无微不至,吃的、穿的、用的全送来了,就连牛羊过冬的饲草料都发到每户,每人每月还能领到300元生活补贴。</p>
加永登巴说:“我们藏族有句谚语‘只有经历过寒冷的人才更懂得温暖的珍贵’,是政府在地震来临之际‘强制’把我们搬出来,救了我们的命。如今冬天来了,党和政府又给我们受灾的人送来了温暖,这样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敢忘!”</p>
记者在米扎村集中安置点走访了10余户村民,所到之处尽是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赞誉和感激之言,许多群众自发在帐篷前插上了国旗,村里的年轻人平措还在自己心爱的摩托车上贴了许多国旗,有摩托车的年轻人纷纷效仿,他们认为这样是表达对国家的爱。</p>
数据显示,昌都地震中倒损的民房达15万余间,涉及12万余人,需要转移的群众近6万人;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公路受损里程达3100余公里、桥梁294座,电站、水渠、通讯基站损毁无数。</p>
由于昌都地处偏远,属高寒高海拔地区,加之经济总量小,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受灾群众安置、恢复基础设施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存在巨大困难。</p>
“不管有多难,我们绝不让任何一个群众受冻挨饿。”昌都地区行署专员许成仓说:“我们想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在确保了受灾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的基础上,还基本实现了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p>
记者在昌都一些受灾较严重的县乡采访时看到,损毁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恢复迅速,基本能够正常使用。一些损毁程度较轻的民房已完成加固,学校的活动板房全部建好并投入使用。受灾群众的过冬物资充足,一些高寒、高海拔受灾区域,当地政府还专门给群众配发帽子、手套、毛毯、火炉等防寒保暖物品。(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