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委作出在全区开展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的重大决策后,林芝地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贯彻执行区党委安排部署,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严格标准,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自2012年以来,先后选派485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担任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学历较高、思想活跃、人脉关系较广的优势,理思路、定规划、找项目,努力争取各方面支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力推动农牧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持续稳定。</p>
发挥引路人作用,基层组织更加牢固 林芝地区485名第一书记进村(居)以来,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强组织、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有力促进村级组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在完善以村(居)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7大组织的基础上,逐步将支部建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上。截至目前,在全地区86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单独组建党支部32个,与村(居)联合组建党支部3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9人。在班子建设上,进一步明确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各自职责分工,实行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引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同时,注重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村村都有3至5名后备干部。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继续深化拓展“三个培养”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两年来,先后把375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371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大力实施党员“双育”工程,多渠道开展农牧民党员轮训工作,切实提高农牧民党员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3年,全地区共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培训8000余人次,组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4517人,组织党员向群众公开承诺4699件,公开承诺事项完成率达到80%以上。在制度建设上,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务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等十项基本制度,确保农村各项工作有序运转。例如,以前的工布江达县朱拉乡嘎堂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朱拉乡干部李艳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带领村“两委”干部明确分工、民主决策,班子成员间的沟通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明显提升。</p>
发挥带头人作用,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林芝地区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围绕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这一核心问题,积极与选派单位、乡镇党委和驻村工作队沟通协调,大力开发致富项目,培育支柱产业,引导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依托本地本村资源优势,立足村情民意,发展特色农牧、旅游、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发展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效促进基层经济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地区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共争取发展资金2426.5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21个,有力推动农牧区经济发展。朗县拉多乡副乡长巴桑次仁到昌巴村任职后,先后争取到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等扶贫项目资金108万元,建立朗县高原油菜基地,种植面积168亩,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p>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