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在申请低保时,因自己名下有一辆轿车而未被通过。</font>
1日,记者在市民政局采访时了解到,目前长春市已经建立信息核对系统,实现了12个部门、16种信息的数据共享,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者坚决进不了低保,从源头上将骗保者堵在门外。</font>
共享政府数据 统一审批管理
“长春市是民政部确定的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试点城市,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系统信息核对工作。”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董玉杰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把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当做维护社会救助制度公平正义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全市搭建起的信息核对和组织服务平台。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协调会,部署任务,落实职责。</font>
2010年10月,市政府下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和《关于在全市开展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全面建立信息核对制度。</font>
2012年4月开始,由市民政局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12个部门协作参与,制定《信息核对系统建设方案》,加强“两整合、两统一”,将核对系统与低保、结对、医疗、住房等救助系统整合;核对信息与救助审批信息整合,统一系统操作平台、统一审批数据管理。</font>
初步破解困难家庭救助认定难题
“我们充分利用市政府信息中心现有资源,在市政府信息中心和市直各部门信息系统设置前置服务器,与社会救助综合管理系统衔接,从部门系统数据库获取所需信息,实现12部门、16种信息的数据共享,系统功能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化,初步破解了困难家庭救助认定难题。”董玉杰介绍,在信息核对之前,申请救助家庭出具《家庭收入财产及有关信息核查委托书》等相关材料,依法核对信息,核对系统与民政自有系统以及公安系统对接,核对户籍属性、自然状况、婚姻注册、离婚协议、死亡注销等信息;与财政、社保、工商、公积金等部门系统对接,核对财政和社保开支、营业收入、股东收益、工薪、缴税、公积金缴存等收入信息;与房管、交通和车管等部门系统对接,核对产权房、保障房、车辆、油补等信息。</font>
董玉杰说,这些信息的先期核对,对申请者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走访,将真正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在源头上坚决堵住。</font>
核对信息有优选和过滤的功能</font>
董玉杰介绍,核对系统按申请家庭“户籍人口、收入、财产”优选核对顺序,将申请家庭单项数据与同类组数据结合,自动进行信息分析比对,最大程度避免人口数据不准及收入核算和财产评估误差。设立“降噪数据库”,过滤部门反馈信息,将已处理问题数据“入库”管理和再核对屏蔽,避免重复核对造成资源浪费;“降噪数据库”自动分析“入库”数据的“降噪”原因,如对车辆丢失、报废、顶名、代步车等情况进行降噪分类备查。</font>
系统智能判断救助需求的保障类型
“将核对信息与入户调查信息相结合,评估申请家庭消费支出与收入和财产状况的协调性,系统根据录入的数据自动分析申请家庭消费习惯,根据其申请救助类别及其收入支出和财产拥有情况核对结果,智能判断其救助需求的保障类型和救助标准。”董玉杰说,如申请低保,但家庭人均收入超出低保标准却低于低保边缘或低收入标准,系统自动建议将其纳入低保边缘或低收入家庭救助。同时,通过对在保家庭经济状况反馈信息实时核对,实现了被动核对与主动核对的统一,为低保以及低保边缘、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和住房、教育、司法等救助的认定和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font>
长春市通过开展信息核对,为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动态管理以及低收入住房认定提供了及时的核对数据,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记者 张席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