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3-10-30 09:28:13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

  自古以来,汉族和藏族之间就有着相互往来、相互学习的传统。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古石器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就与当时的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西藏和中原发掘出土的旧石器,在类型和加工方式上有共同的工艺传统,带有华北旧石器时代的常见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

  殷周时期,藏族先民驯养的牦牛、绵羊传入中原。到秦汉时期,这些牲畜及犏牛、褐牛、藏獒等成为藏地与中原进行交换的重要商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和手工业品也开始输入青藏高原,中原农业文明与藏羌地区的畜牧文明不断进行交流。在苯教典籍中,可以找到早期汉藏民族接触、来往的记载。

  从秦汉到隋唐,中原的巫术、阴阳五行、堪舆术、鬼神、鸡卜等观念以及河图、洛书等传入青藏高原,藏地的苯教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传入内地。

  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建立吐蕃政权,西藏与中原关系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唐贞观十五年(641),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开启了藏汉民族全面的文化交流。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结亲。两次联姻不但密切了民族关系,而且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推向高潮。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虽然吐蕃、中原处于分散割据和战乱状态,但两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并未中断。两宋时期,内地与西南少数民族有着非常频繁的经济往来,核心仍然是传统的茶马互市、医药和宗教文化,而且较之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以著名史诗《格萨尔》为代表的汉藏文化交流,成为这一时期的亮点之一。

  元代,吐蕃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直接管辖,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条件,源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中央货币在西藏使用、流通,开始了西藏以朝贡方式与中央及内地经济文化的密切往来。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推崇藏传佛教文化,使得西藏地方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原地区的天文历算、烹茶技艺和学术思想进一步传入西藏地区,而藏传佛教文化则深入中原,名贵藏药也大量传入内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的主导思想,汉藏文化交流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汉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族、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携手并进,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在数千年的友好往来中,汉藏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贯穿于生产生活方式、雕版印刷、宗教信仰、佛经翻译、文史典籍、工艺美术、天文历算、医疗体育、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的黄金纽带,为推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 说说圣诞节的起源

下一篇: 沙俄大黄转卖利润逾十倍 大黄成中国制裁武器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