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守望并不难,难的是一生的坚守。翻开张公瑾教授的人生履历,1958年,25岁的他风华正茂,毅然走进了大多数学者不屑一顾的傣文文献领域,在西双版纳州文物室开始接触浩如烟海的傣文文献。尽管后来发生“文革”等文化浩劫,但张公瑾教授对民族古籍一直不离不弃,默默无闻地守望着民族古籍,悄然无声地研究着傣文文献。</p>
守望是一种等待,等待机会的到来。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我国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时候,也迎来了我国民族古籍工作的春天。1983年,张公瑾教授任中央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随后成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进入21世纪,张公瑾教授又任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2010年,他荣获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历史把张公瑾教授从后方守望者推成了前沿指挥者。</p>
张公瑾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古籍学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与学校古籍办一道创办了民族古籍干部培训班;90年代初,又在文学系参与创办了综合性的民族古籍教研室,并面向全国招收国家计划内的本科生。此外,他自己还招收了多届壮侗语族古典文献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他组织和编写了多部具有经典意义的著作,如《民族古文献概览》、《中国民族古籍研究60年》等,还创办了大型期刊《民族古籍研究》。张公瑾教授以课题合作或编书的形式,把分散在各系科的民族古籍专业教师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团队。通过课题参与,学校从事古籍工作的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得到了良好的锻炼。</p>
在涉及全国性的民族古籍工作方面,张公瑾教授做了多件有影响力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参与创办内刊《民族古籍》,并为该刊的组稿与编辑付出了辛勤劳动。</p>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组织了大型文化建设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原则上每个民族编一卷。国家民委指定张公瑾教授为该丛书的主编。为了编好这套书,张教授从课题的框架设计、审稿、改稿到回答全国各地撰稿人的疑问等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p>
作为学术带头人,张公瑾教授在民族古籍理论建设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深刻揭示民族古籍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探索民族古籍的核心价值;保护与整理民族古籍的重大意义;界定民族古籍范围,特别是将口传文献列为民族古籍范畴;探讨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与描写方法;展望民族古籍发展方向等。</p>
张公瑾教授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我国民族古籍学界有口皆碑。他与人为善,性格随和,对后学有问必答,在工作方面则极为严肃认真,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到十分苛刻的程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送审稿多由张公瑾和笔者等人分别审读。笔者等人一般只审词条内容是否有问题,体例与格式是否符合要求,顺手改一下明显的错字、错句。而张公瑾教授审稿时,还认真修改每一个标点符号。对此,笔者多次建议他将标点符号类的细小工作交给出版社去做,但张公瑾教授不改初衷,仍然认真审改每一个词条、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面对工作,张公瑾教授总是默默地挑起重担;面对名利,张公瑾教授却悄然退让,把属于自己的荣誉、地位让给中青年学者。张公瑾教授尊重别人,也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p>
张公瑾教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铸就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张公瑾教授的守望与执着,铸就了他非凡的学识及大师风范。</p>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