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鄂伦春族桦皮船制作工艺
200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郭宝林,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鄂伦春族桦皮船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6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3年,为了迎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庆祝活动”,郭宝林特意制作了一只桦皮船。</p>
郭宝林介绍,每年的初夏时节,桦树水分大,是鄂伦春人剥取桦树皮的季节。他们选取粗壮、挺直而又光滑的桦树,用刀子在树干的上端和下端各划开一圈口子,然后再在上下两口间竖划一刀,用双手将长方形的桦皮顺树干慢慢撕下。</p>
郭宝林展示了制作桦皮船的过程,在平地把准备好的压的平整的桦树皮顺着摆好,用松树油或沥青把每张桦树皮接头处粘接起来。用削好的樟子松板条做的内外船帮,将桦树皮用木夹子夹紧,用木钉将其固定。然后,在船身里纵向放置用樟子松木削好的,和船体长度相当,宽10厘米左右的顺条;在顺条的上面,横向放长度和船体宽度相当,宽度10厘米左右的肋条。摆放时要均匀,以保证船体的和谐平衡。相互间还要有适当的空隙,以蒸发溅入船舱里的水花。将横向的肋条的两端插入两侧的内船帮。用力将肋条摁进船底,使其压住桦树皮和顺条。用绳子将船体绑成U形,逐渐形成船形。</p>
鄂伦春族人传统的桦皮船完全采用纯天然的材料制作,整个船体找不出一件金属材料。搬运时可以一个人扛在肩上。既是狩猎、采集的工具,又可载人驮物。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