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2日电 “尽管我们工业园区四号路上的标准化厂房还有些基础设施没有完善,但已全部‘名花有主’。”郎笑笑金银花凉茶公司、全成电子厂、凤华冰箱厂、高桥实业等企业已入驻上马投产,还有这边占地400多亩的贵州特种装备产业制造产业园已完成场地平整,正加紧修建厂房。站在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四号路上,绥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祝怀超如数家珍,介绍项目建设情况。</p>
郎笑笑金银花凉花公司、全成电子厂等企业能够尽快的落户绥阳风华工业园,仅是该县抓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p>
金秋十月,走进诗乡绥阳,春华秋实尽收眼底,处处生机勃勃。与大自然硕果累累相媲美的,是每个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百舸争流的建设场景。</p>
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主导地位不突出一直成为绥阳工业经济的“短板”,为走出一条具有绥阳特色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11年10月该县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后,新一届县委定位了“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外向化”“四化驱动”战略,坚持“全党抓经济、全员抓招商、首要抓工业、重点抓园区、关键抓项目”的理念。</p>
思路决定出路,随即,县委书记尹恒斌和县长王晓旭带头,多次深入县内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广泛调查研究,县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项目建设的思路。于是,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重奖项目功臣、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等一系列措施出台。</p>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加快绥阳发展离不开项目,我们牢固树立有项目就有一切、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的思想,以项目统揽经济工作、拉动投资增长。”尹恒斌说。</p>
今年,该县把项目作为拉动投资增长、扩大经济总量的第一抓手,围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项目大突破、工作大进位”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项目强化年”活动,坚持“外引、上争、内聚”的思路,推行项目专人负责、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项目、综合经济部门项目工作“一票否决”、定期研究项目、跟踪督查问效、项目工作重奖,千方百计抓争取,超前动手抓前期,快速启动抓实施,严格程序抓管理,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超速发展。</p>
“项目决定发展,项目决定机遇,项目决定未来。”该县决策层在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清醒地意识到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在项目建设上内涵外延并重。完善奖励机制突破大项目,该县坚持项目对外招大引强,对内盘大做强的原则,建立完善项目招引、项目争取、项目融资重奖激励机制,千方百计扩大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围绕“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扩张”,优化环境保障项目,强化落实服务项目。深化督查机制考核项目,为促进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定期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协调会,及时跟踪落实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实施进度,对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协调解决。该县在行政办公中心大厅放置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公示牌,每个月由督查部门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评分排名,包括县委书记尹恒斌挂帅的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也参与评比,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序时推进,节点督查,确保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完善递补机制推进项目,该县建立完善了县级项目总库,充实重大项目储备,优化项目库结构,完善项目递补机制,形成了项目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良性循环的项目运作格局。</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