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1日电(记者熊俊)贵州赫章县安乐溪区花秋村村民乌通国从农行“智付通”上取出了200元现金,以前无法到乡里取钱、汇钱的他第一次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金融服务,高兴地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p>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赫章县,境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许多村寨分布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致使许多村民无法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金融的高效服务。2012年10月起,赫章县开始实施“惠农通”工程,让各地村民在当地的供销社、农家店就能进行小额取款、转账等业务。</p>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农通”就像农民身边的“微型银行”,让他们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了把惠农金融服务送到每一个山村、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p>
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整合代办点、设备和新农保自助设备,农行贵州省分行在赫章县456个村设置了650台“智付通”和POS机。目前,各代办点已能利用“智付通”和POS机办理小额取现、“新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代缴代付以及银行卡转帐等业务,使原来的居民养老保险代缴代付延伸到村一级。</p>
近年来,农行贵州省分行紧抓“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产品、科技、网络优势,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通过在农村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小超市、供销社、农资连锁店、通信及电网运营商、新农保(新农合)村镇服务站等便民场所设立服务点,设置金融电子终端,让持卡农民就近享受到小额取现、查询、转账、消费、缴费等日常金融服务,为农民带来了极大便利。截至6月底,像赫章县这样的“惠农通”便利服务点在贵州全省已超万个,电子机具在贵州省内新农保、新农合代理区和惠农卡集中发卡区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p>
该负责人说,通过创建“惠农卡+电子机具+合作商户”服务模式,农行不仅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也把金融知识带到了农民身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让农民逐渐能用、会用、爱用现代金融工具。</p>
与此同时,农行贵州省分行还坚持集中连片、有效增长原则,围绕国家“富农”政策,积极发展农户贷款业务,采取“集中连片+协办员+金穗惠农通”的运作模式,以建设农户贷款基地为平台,实现集约经营和结构调整。至今年6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达14.36亿元,较年初增加2.34万元。</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