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深处话帮扶 山海携手促发展</strong>
——韩正杨雄率上海党政代表团在贵州考察调研对口帮扶遵义工作
今年2月,国家明确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遵义市,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转折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上海市与贵州主动对接协商,对口帮扶遵义工作扎实推进。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贵州考察调研对口帮扶遵义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陪同考察。</p>
进入10月的贵州大地,气温骤降,天气转凉,但娄山深处充盈着一片温暖与热情。连日来,上海党政代表团在遵义市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车间厂房,来到乡村学校,与各族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就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深化沪贵合作进行深入交流。</p>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陪同下考察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电路实训室。文媛 摄</font>
带着感情,传承历史,把遵义的事情做好做扎实</strong>
如何加强务实合作,全力以赴完成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的各项任务,是上海党政代表团此次考察的重点之一。</p>
从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开始,上海与遵义就结下了不解之缘。4万多名上海籍职工内迁遵义,在大山中艰苦创业,为贵州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长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从上海内迁遵义的中央直属企业。近几年,公司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变压器分接开关生产基地。“现在上海籍的老三线职工多不多?他们生活得怎样?”韩正一行走进车间,听取企业发展和销售情况介绍,了解企业产品在上海销售情况,关切询问企业职工特别是上海老三线职工状况。获知当班工人徐雪忠的父母就是1965年从上海迁到厂里来的,韩正动情地说:“你的父母为了第二故乡遵义的发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很了不起,我向他们致敬!也希望你好好干,为遵义建设发展再立新功!”</p>
在上海市援建项目点——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韩正来到学院电工电气实训室,一面鼓励正在做实验的缪广同学要努力学习一技之长,一面叮嘱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加大与遵义的合作力度,把职校师资力量培训纳入帮扶计划,推动遵义职业教育发展。</p>
考察中,韩正强调,要按照“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原则,结合贵州特别是遵义的实际需要,带着感情,传承历史,把对口帮扶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p>
希望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strong>
遵义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样,上海如何帮助老区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是上海市领导同志十分牵挂的事情。</p>
韩正冒着细雨,踏着泥泞崎岖的山路,走进大山深处的贫困村习水县桑木镇森林村。在70岁的低保户叶愈照家中,他与老人促膝交谈。“现在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韩正亲切地问道。“我老伴去世了,女儿都出嫁了,现在一个人住,依靠土地流转租赁费、低保费和女儿平时给的钱生活。政府对我一直很照顾,日子还过得去。”听了老人朴实的话语,韩正说:“上海和遵义是结对子帮扶的城市,我们来看望您。请放心,我们一定努力让你们的生活越过越好!”</p>
正安县土坪镇中心幼儿园项目是该县乡镇中心幼儿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上海市杨浦区的援助下,项目建设规模得以扩大,可容纳360名幼儿入园。“爷爷好!上海漂亮吗?”看到韩正走进教室,正在做游戏的大(1)班孩子们马上围拢过来,送给韩正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孩子们手绘在白布上的彩画《我想去上海》。韩正非常高兴,一面与孩子们交谈,一面嘱咐杨浦区有关负责同志要继续帮助幼儿园建好配套设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