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金字招牌”,但种植模式、深加工水平落后等深层问题仍是产业发展隐忧</strong>
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看中宁。在中宁,枸杞是富农第一产业,农民现金收入50%以上来自枸杞产业。但在“红火”背后,中宁也同样感受着前所未有的“成长压力”。</p>
内外交困
外地枸杞抢占中宁枸杞市场,标准原因导致出口困难</p>
9月30日,宁夏卫宁平原淅淅沥沥下起雨。中宁县舟塔乡铁渠村的严维国夜半闻听雨声便起身将庭院里晾晒的鲜枸杞用塑料布苫盖了起来。</p>
“这雨下个一天半天就停还无大碍。如果连阴天,那农民的损失可就大了。”严维国说。今年夏秋接连三场大雨,杞果平均损失36%。虽说保险公司按每亩地94.5元给了些农业险补偿,但根本弥补不了因为阴雨连绵烂在树上的枸杞所造成的损失。</p>
严维国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采摘1斤鲜果付费0.5元,现在升至2元。按5斤鲜果晾晒1斤干果计,售1斤枸杞干果30元,剔除10元采摘劳务和其它费用,几乎挣不到多少钱。”</p>
作为铁渠村党支部书记,严维国不仅操持家里一亩5分地的枸杞,更为全村乃至全县枸杞的发展操着一份心。</p>
中宁枸杞乃宁夏五宝之首,品牌价值逾32.7亿元,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十九位。但是,与枸杞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严维国清醒意识到,中宁枸杞时下发展面临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压力。</p>
3年前,村上一些人去甘肃武威、张掖以每亩300元承包百亩荒地搞枸杞种植。如今发展到村上四五十户人家异地开发5000多亩地种枸杞。</p>
严维国说,中宁枸杞的采摘季为6月下旬到10月底,7天一茬,夏、秋果有12个采摘期;而青海枸杞由于气候原因8月开始采摘,只需3个采摘期,相比而言省了不少用工费,且收获的枸杞以个大、皮厚闻名,大有赶超中宁枸杞之势。</p>
另一重压力来自国外。多年来,美国、欧盟等中宁枸杞主要出口国,没有制定枸杞及产品卫生质量安全标准,导致中宁枸杞出口难。</p>
中宁县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彦华说:“在‘买全国、卖全国’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市场,其它产地的枸杞也混用中宁枸杞包装箱,造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既难保证中宁枸杞的价格优势,也对中宁枸杞的品牌形象带来不利影响。”</p>
把脉问诊
延伸产业链,扩大深加工,实施原产地标志准入制度</p>
中宁枸杞困局背后是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目前,中宁产枸杞酒、枸杞果糖、枸杞醋、枸杞芽茶等深加工产品,还仅停留在宁夏区域内礼品市场和旅游市场,很少走出宁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宁枸杞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还没得到很好的发挥。”朱彦华说。</p>
中宁枸杞2009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后,品牌价值一路飙升,由2009年的29.63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32.7亿元。“保护‘中宁枸杞’的金字招牌刻不容缓”,中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伟说。</p>
重塑枸杞产业的辉煌,中宁急需找到彻底去除“病灶”的治本之策。9月17日,作为首届中阿博览会重要节会活动之一,中宁举办了中国枸杞论坛,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专家齐聚一堂,为中宁枸杞把脉问诊。</p>
专家表示,在国家审查批准的一万多个保健品中,组方用到中宁枸杞的有1800多个频次,居所有药食原料之首。由农业部枸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的数据分析显示:在43项枸杞内含物对比中,中宁枸杞多糖含量等20项主要数据明显高出其它产地。延伸枸杞产业链,扩大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p>
“拓展新市场、新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这是中宁枸杞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宁夏枸杞研究所所长李建国说。</p>
宁夏检验检疫局动植食处处长陈炜指出,目前枸杞产品出口品种单一,国外市场过于集中;种植模式、生产工艺和深加工水平落后;枸杞质量标准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要求存在差距。“未来要通过建立完善枸杞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攻克壁垒。”陈炜提出:“通过严格实施‘中宁枸杞’原产地标志准入制度,重塑‘中宁枸杞’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的良好形象。”</p>
艰难突围
政策驱动、市场拉动,中宁枸杞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中宁将枸杞作为调结构、促增收的战略主导产业,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建基地扩规模、活流通提效益、兴加工促转化,提升综合效益。</p>
“我们的2020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苗木栽培到出果实行‘一条龙’经营,并建立规范档案,在全国率先获批国家药监局GAP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中宁县杞瑞康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占清说。</p>
这两年,中宁县枸杞营销队伍过万人,年营销枸杞干果100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达78户,枸杞营销公司发展到61家。此外,还培育了24家枸杞深加工企业,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p>
政策推动中宁枸杞产业快速成长。2012年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22万亩,分别占宁夏枸杞种植面积的近40%,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23%,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41万亩。</p>
质量有保证,出口大幅增加。2012年,中宁枸杞出口量达近5000吨,比2011年有很大增长,而且还带动了宁夏枸杞市场份额的攀升,数据显示,2013年宁夏枸杞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4%。</p>
围绕做优做精枸杞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宁县提出了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把中宁建成中国枸杞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世界优质枸杞生产基地、中国枸杞文化旅游基地等。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良种苗木年供应量达1000万株。到2020年,中宁枸杞产业全面实现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牌国际化,产业综合产值达1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p>
“如今,我们致力于建设苗木繁育,科技研发,质量检测,市场交易,人才培养和文化推介‘六大中心’,推动枸杞产业突破升级。相信中宁枸杞产业的未来会更好!”中宁县委书记陈建华说。</p>
(原文载于《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3日第10版,作者:周志忠、朱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