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城夜景(资料图)。(袁军 摄)
“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贵州省文明创建先进县城”、“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文明县城”等称号。获得如此之多荣誉和名片,对于典型的贫困农业县贵州雷山来说,让人眼前一亮。</p>
其实,10年来,雷山悄然在变,上万名务工者毅然返乡创业,有的变身成老板。西江千户苗寨在短短的几年内,变成了遐尔闻名4A级景区。脏乱差的县城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历史记忆,干净整洁的街道、清亮见底的小河、文化浓郁的建筑,一座独具特色的小城展示出其无限的魅力。</p>
雷山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推进“两加一推”战略中,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战略,按照“一业带三产”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 两张名片,发挥后发优势,在“转”中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在“赶”中推动经济跨越,雷山已成为体验苗族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p>
“贫困和落后仍然是雷山面临的主要矛盾,唯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出路。只有五个高于即“高于过去、高于全州、高于全省、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才能赶上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信心满满。</p>
资源富集 后发优势明显
工业不占优势的雷山,却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的县份。</p>
素有“苗疆圣地”美誉的雷山,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2%,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了古朴浓郁的地域文化资源。</p>
吊脚楼、风雨桥、苗族歌舞、银饰、刺绣,雷山2000多年苗族文化有形标识。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遗风在这里依稀可见。素有“天然民族博物馆”美誉的世界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清末民族英雄杨大六的故乡——郎德上寨,天然氧吧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和300多个苗族村寨,构筑了绚丽多姿、多元唯一的文化旅游资源“基因库”。该县拥有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苗年、苗绣、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仰阿莎和苗族贾理等1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全国获得国家非遗文化项目最多的贫困县份,“非遗”文化大县名符其实。</p>
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雷山加快转型、实现跨越找到了一条新路径。</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