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0月6日电题:<strong>繁华之外,他们守护孤独</font>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赵倩</strong>
忙于收发“节日快乐”短信的间隙,收到这样一条:“梦中惊醒,心跳加快,满头大汗。曾经几次挨打的情景时常在梦中惊醒我,总是担心家人。”</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巡山护林(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猛然意识到,对很多人来说,“节日”还远不是假期。</p>
发短信的人叫蒙旺平,我们在宁夏六盘山峰台林场结识的一位普通护林员,37岁,已守护山林18年。</p>
护林最难的是什么?
“孤独。”长年独处深山,他语言功能都退化了,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去除山上安放的捕兽夹,这些捕兽夹都是附近村民偷偷安放的(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在海拔两三千米的护林点,个把月见不到一个人。野兔来吃房前的菜,他就蹲在不远处,看着那毛茸茸的小嘴鼓鼓地蠕动。日子久了,野兔也不怕他,瞅瞅他,照样吃。</p>
护林点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结冰。窗玻璃被大风刮烂了,用木条钉死。没有电,一片黑乎乎。</p>
苦,责任却大。他和同事一起管护着9万多亩山林。在满目苍褐的茫茫黄土高原上,这一抹青葱的绿色是如此珍贵。</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修剪树枝(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眼下就要到防火期了,还要簸树种、打鼢鼠,一刻也不敢放松。轮流值班,每人国庆也只能休3天,“黄金周”对于他们很遥远。</p>
秋冬森林防火任务重。一次,山下一户老人过世,在林边烧纸钱、放鞭炮。传统习俗必须尊重,蒙旺平就和伙伴守在一旁,帮着忙这忙那,眼睛片刻也没离开过火苗。不知道的人,还当他俩也是“孝子”呢。</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巡山路上越过一条水沟(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更危险的是防盗。为了制止盗伐、盗猎,他经常冒着大雪连夜蹲守,还要提防暗算。</p>
2002年1月,盗猎者一枪托砸在他后脑上,他当场昏了过去,醒来时已在医院里。</p>
2004年5月,盗木贼的十来个同伙在山脚下围住了他,拳脚、棍棒、斧子劈头盖脸……那次,他在医院躺了16天。</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巡山护林(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媳妇对他一顿痛骂:“你钱挣不来,每天伤成这个样子,图个啥呢?”媳妇是刀子嘴豆腐心,躲在病房外偷着哭。一嘴狠话,眼睛却又红又肿。</p>
十几年前,这对夫妻相识在山林里。两人无言地走过秋日的白桦林,满山金黄的叶子随风摇响。蒙旺平如山的质朴,俘获了姑娘的心。从此,他们一起过上了孤寂艰难的日子。</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护林员蒙旺平在巡山。护林员的鞋是消耗品,基本上每年都要走坏五六双鞋(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伤好了,蒙旺平照样去巡逻:“贼是偷偷摸摸的,我是光明正大的!”</p>
铁骨英雄也有百转柔肠,他担心妻儿的安危。于是,有了上面那条短信。</p>
蒙旺平祖孙三代都是护林员。祖父被盗木贼打聋了耳朵。父亲被打聋了一只耳朵,打断了3根肋骨、一根手指。可是,蒙旺平又接过了护林的接力棒。</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牛头沟检查站,护林员蒙旺平在自己种的蔬菜地里洗菜准备做饭(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艰苦如此,很多人待不下去,走了。蒙旺平也不是没有进城赚大钱的机会。然而,他没有离开。</p>
“一走,像是欠了大山的。”他低头搓着结满老茧的手,“大山养活了我家祖孙三代。”</p>
只因一颗祖辈相传的感恩之心,他选择默默坚守,坚守职责,坚守孤独,坚守人格。</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牛头沟检查站,护林员蒙旺平和搭档张炳财一起吃午饭(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正在写作此稿时,蒙旺平又发来短信:“祝节日平安快乐!”</p>
同样一句看似寻常的问候,我们却感到了不同寻常的分量——平安,快乐。</p>
在六盘山峰台林场牛头沟检查站,护林员蒙旺平在晾晒从山上捡回来的松果(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又想起他女儿那个作业本,稚嫩的字体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首古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